一把叫作“设计”的火种 ——2016北京国际设计周侧记

2016-10-21 09:22 中国文化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一把叫作“设计”的火种 ——2016北京国际设计周侧记

本报实习记者  张  婧

初秋时节的北京沉浸在创意设计的氛围里,北京中华世纪坛也在这个为设计狂欢的时节里迎来了一批重量级客人——60余辆世界馆藏级经典汽车。作为2016北京国际设计周的主题展览之一,“经典回顾——摩登时代汽车设计展”展示了1906年至1991年汽车工业设计的变化和发展,因囊括了出自众多世界汽车设计史上殿堂级设计师之手的经典作品,此次展览也被网友戏称为“北京最豪华车展”。

除了令人眼花缭乱的“豪华车展”之外,设计周里其他的精彩活动也是一场接着一场,这个由文化部和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的设计界盛会,秉承着“智慧城市、设计之都”的理念,以“设计2020”为主题,在两周的时间内,将创意设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所取得的新成果为社会大众进行了一次集中展示和推介。回顾这段设计乐章,有一些设计很“接地气”,有一些创意极“暖人心”。

一场全民共享的设计盛宴

在京津冀三地及网络设置28个分会场,举办工作坊、互动体验、市集等活动500余场……“设计之旅”是北京国际设计周最具活力、分布最广、形式最丰富的主体板块,每年都能吸引上百家设计机构参与其中,为公众创造全方位感受设计、体验设计、消费设计的机会。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与阿里巴巴旗下的文化中国、每日好店、淘宝众筹等共同全新打造的设计周网络分会场无疑为今年的活动增添了新的亮点。通过网络平台直播,北京国际设计周精彩纷呈的活动实现了线上线下的同步展示和宣传。同时,“设计之旅”还推出了遍布北京的设计消费加盟商圈、学术活动和推荐商家等内容,彰显了北京作为设计之都的创新活力和魅力。

“从首届设计周的100余项活动,发展到本届的500余项活动,设计周的活动内容和合作伙伴不断增加,内容板块和运营模式已趋成熟,活动口碑和社会影响力持续提升,已成为全球优秀设计思想、设计资源的汇聚平台,在提高北京乃至全国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的发展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副主任董殿毅说。

一直以来,“设计之旅”都致力于改善民生和促进设计消费,经过近几年的不断更新和完善,如今的它已经从高校、艺术馆、设计工作室逐步走向了创意园区、社区、商圈、街道乃至胡同,深入到了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之中。未来,北京国际设计周还计划与阿里巴巴开展合作,将京杭大运河沿线的传统手工艺与新的设计理念相结合,通过跨界设计,进行深度挖掘,创作出具有东方美学精神的、符合普通百姓现实需求和消费水平的当代文化消费品,为大众带来一场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碰撞。

设计服务为城市增添新活力

设计周举办期间,创新设计服务大会也如期开幕。“我们希望为来自设计界、文创界、投资界人士搭建交流和洽商的平台,聚合各类设计服务商,促进设计和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建立相关的设计服务供应链。”歌华创意设计服务中心总监刘晓林在创新设计服务大会的开幕活动上,向到场的嘉宾介绍了歌华创意设计服务中心的工作内容和运营宗旨,并进一步阐释了此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今年的创新设计服务大会主打三大亮点:创新设计服务之夜、陶瓷创新实验室开幕、在地设计实践计划体验展。三大亮点活动主题分明,以构建和引进设计产业服务商为核心,覆盖了设计作品从生产到推广、销售的各个环节,循序渐进地为设计师和设计机构提供全面的服务解决方案。青龙胡同街区更新和再生体验展作为歌华创意设计服务中心的品牌设计服务计划,在此次创新设计服务大会上展示了它所取得的成果。

青龙胡同文化创新街区位于北京市北二环内,北面是高楼大厦,南面是老北京传统民居,涉及范围约24万平方米,这种鲜明的时代感以及生活节奏的差异,是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共同问题。为了使老街区再次焕发生机和活力,青龙胡同项目总设计师马晓威提出了“软城市”的概念和理论,尝试在现有基础上探索城市的更新和再生,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型城市观,“软城市”是人们建设多元化与多样化社区较为适宜的一种途径。为能够通过自我的不断调整来适应社会的发展,规划和设计在“软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尤为重要。

好设计创新美好生活

作为本届北京国际设计周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设计贸易交易会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集聚了一批国际化、高规格的设计品牌和企业,组织了文化保税展示、企业商贸合作与交流推介等一系列活动,通过多方位拓展设计贸易渠道,带动国内文化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的定向合作,促进国内外创意设计领域企业的长期贸易往来。

在设计贸易交易会的内容多样、形式丰富的展馆中,韩国文化贸易体验馆颇受欢迎,它以韩贸为主题,融入了私人定制主题设计和时尚体验风格,为消费者创造具有生活美学环境的设计展示体验空间。体验区由中韩三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手韩国STCommerce公司招商组展。“我们组展的韩国企业SHIRT&SUIT与专业的IT企业进行合作,花了6年的时间自主研发出这套数码定制系统,通过360度全身扫描技术,我们可以准确而迅速地为顾客建立自己专属的数码尺寸系统,顾客还可以自主选择衬衫与西装的面料、颜色和设计风格。打磨好每一个细节才能制作出优质的西服,好的设计使生活变得更加精致。”中韩三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崔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谈及私人定制西服的成本和价格时,崔伟坦言,“设计是无价的,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提高西服的性价比,让普通的老百姓也能享受优质的服务。”

在充满流行时尚和创新科技元素的国际设计贸易交易会会场里,有一个展区格外特别:复刻版的白地鹦鸽君子碗、蝶恋如初·番花对蝶杯、珐琅彩十二生肖等琳琅满目的宫廷珐琅彩作品让人目不暇接。这些精美的珐琅彩作品均出自政合宫宫廷珐琅彩创始人孙赫阳与他的团队之手。瓷胎画珐琅始于清康熙年间,兴盛于雍正时期,由于工艺繁琐、耗时长、生产成本高,在乾隆晚期失传。为了找回这项已失传几百年的技艺,13年的时间里,孙赫阳做了几千次的烧制实验,终于在2013年取得了成功。“珐琅彩过去是权力与财富的象征,但现在通过我们的努力,它已经能够被更多老百姓欣赏和收藏。为了赋予珐琅彩更强大的生命力,我们在传承前人精湛技艺的同时,结合设计、雕塑等元素,并辅之以当代的审美情趣,这样既源于传统又不失现代。让全世界了解中国优秀的宫廷瓷器作品和广博深厚的历史文化是我的心愿和奋斗目标。”

责任编辑:王双(QJ0015)  作者: 张 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