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万有音乐系在北京朝阳区壹空间正式举办“有你有未来——万有音乐系年度发布会”,宣布未来发展方向——专注打造中小型流行音乐文化现场及内容。而在2016年,万有音乐系已将40组国内外艺人纳入计划,预计全年将达到400场巡演,完成8000万元销售额。与此同时,万有还公布了部分演出计划,其中就包括“国民老公”陈粒、现象级独立音乐人好妹妹乐队、当红女团SNH48等。在当前小众音乐备受外界关注的背景下,万有音乐系能否作为推手,进一步加快小众音乐主流化发展?
偶然机遇成就“万有”
对于决定将中小型流行音乐作为主攻市场,万有音乐系创始人蒋大宽表示这源于一次偶然。“2014年聚橙网才做了50多场流行乐的剧场演唱会,但道略统计出来的数字里我们是第一,而且票房最高的项目里,我们做了5个。发现这块市场有亮点,2015年就努力做了150多场。”正是连续两年的成功运营催生了万有音乐系这个年轻品牌。
2015年12月22日,万有音乐系在北京朝阳区壹空间举办“有你有未来——万有音乐系年度发布会”,正式对外亮相。会上,万有音乐系副总经理夏叶舒宣布,在2016年“万有”已将40组国内外艺人纳入计划,预计全年举办约400场巡演,完成8000万元销售额,真正达到行业领先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万有音乐系并不是孤军奋战,其背靠着曾成功举办好妹妹工体演唱会的聚橙网这棵大树。聚橙网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以演出经纪为主营业务,兼顾票务销售、演出制作、剧场运营的全产业链型演出公司和O2O电子商务公司。
今年5月,万有音乐系公布“万有星引力”计划,7月,主办“橙品现场”启动暨夏季系列演出新闻发布会。针对这两项战略性布局,夏叶舒提到,“万有星引力”将在尊重音乐人创作独立性的前提下,提供包括合理资金、专业团队及商务演出机会,给歌手发展供给良性助力。而“橙品现场”主打“首演探索·精品互动”概念,出品优质的小型流行音乐演出现场,为观众提供剧院式观演体验。
小众音乐博得大众关注
9月2日、4日,独立音乐人陈粒于成都、重庆拉开陈粒2016“小梦大半”巡回演唱会序幕,此次巡演正是由万有音乐系、聚橙网联合趣果工作室主办。作为首演城市,川渝两站门票自开票后便快速售罄,盛况空前。此外,民谣组合好妹妹乐队2016自在如风全国巡回演唱会也是由聚橙网、万有音乐系、春生工作室及好靓文化联合主办。在经历工体99元众筹演唱会大获成功后,“万有”携手“好妹妹” 首次尝试线上投票选定举办城市这一新颖方式,以满足不同城市粉丝对演唱会的渴求。
凭借一首《南山南》火遍全国的独立音乐人马頔自2015年就与万有音乐系展开合作,今年其孤言寡语系列音乐会也不例外。北京商报记者点击马頔位于聚橙网的售票窗口,发现将于半个月后举办的杭州场演唱会所有门票均已售罄。
民谣界新晋“文艺女神”程璧同是万有音乐系的座上宾。近期,由“万有”倾力主办的程璧“我和小鸟和铃铛”2016全国巡回演唱会正如火如荼进行。从现场曝光的照片来看,虽然本次巡演以中小型场地为主,但正是这样的小剧场类演唱形式,拉近了歌手与乐迷的距离,观众都十分投入,现场座无虚席。
除上述音乐人外,仅北京地区,万有音乐系就将带来“微小相见”张楚2016全国巡回演唱会、“最佳拍档”海龟先生2016全国剧场巡演、“理想人声”Resound乐团阿卡贝拉音乐会以及享誉国际的音乐才子马修连恩“因为爱”2016巡演等多场演出。
而谈到当下的小众音乐市场,从业者认为现阶段中国内地的音乐市场经过互联网化、数字化、版权化三轮重新洗牌后,已经走向分众化,即在音乐分类详细的大背景下,每种音乐类型的受众有其固定群体,并且是一群高黏度、愿意付费的长期听众。近几年小众音乐的爆发会使其走入流行音乐范畴并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因此,从用户角度上讲,小众音乐已经进入尝试付费的分众阶段,维护现有用户,挖掘潜在用户是其现阶段的发展发向。
找准受众是关键
好妹妹乐队主唱秦昊曾说,“我们一直做的都是面向大众的东西,内容是大众的,旋律也是大众的”。对于万有音乐系能否成为推手使小众音乐向大众化发展,业内评论人王毅强调:“这种以小众音乐为生的公司出现固然是一件好事,在促成普罗大众亲身经历小众音乐现场的同时,对于歌手和原创音乐也是一种帮助和促进,但前提是把握好音乐形式的分众市场,抓准受众。”
在这样的音乐环境下,以万有音乐系为代表的运作机构该如何发展?首先在运营模式上,公司需要把自己的产品做到小而美,不能套用大型演唱会或音乐节的形式模板,以音乐体验为核心开展小型演唱会,入门级票价不宜过高。从长远角度看,只要将市场培育起来,无论产值或单一票价都会渐渐有所收益;而在项目方向上,音乐公司一定抓准“小众”这一理念,将用户集结成社群,思考如何让用户产生交互,使之成为主流群体。
实际上小众音乐并不是孤芳自赏,而是受众人群对音乐的体验要求较高。但纵观整个音乐行业,近年来由于演出成本的不断攀升,市场正出现滞留与倒退,更何况相对于举办流行歌手的大型演唱会,适合独立歌手的小型演唱会所获利益更少,对于公司来说必然承担一定风险,但如果没有人去尝试,广大独立歌手不会有机会站在舞台上,小众音乐就永远不能向大众化演进。因此,对于小众音乐主流化发展,单一家万有音乐系恐怕难成“万有”,还需众多运作机构多方努力。
北京商报记者 卢扬 实习记者 张徵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