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学迎来强力爆发

2016-10-13 13:48 北京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北京文学迎来强力爆发

本报记者 路艳霞

加大力度,推出一批原创精品力作,彰显文学力量的厚积薄发;

创新机制,为作家提供扶持与服务,培厚文学精品的孕育土壤;

吸纳人才,为有志文学青年“筑巢”,引领他们踏入文学殿堂;

…… ……

当不断有人在哀叹文学式微的今天,北京文学事业一派兴盛,文学人在坚守、探索、创新,这不能不说是文学的幸运。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0月15日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振聋发聩,为新时期文学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时隔两年,北京文学交出了一份喜人答卷——

北京作家屡创“全国第一”

“对我这样的作家来说,在创作上得到了资金支持,真的很重要。”——作家徐则臣

这两年,北京文学迎来了丰收好年景,创下了一个又一个“全国第一”。

今年4月,北京作协副主席曹文轩获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成为中国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作家。去年,在茅盾文学奖评奖中,格非以《江南三部曲》、王蒙以《这边风景》获奖,北京作家获奖数量位居全国第一。2014年度鲁迅文学奖评奖,五位北京作家获奖:周晓枫的《巨鲸歌唱》获散文奖,徐则臣的《如果大雪封门》获短篇小说奖,格非的《隐身衣》获中篇小说奖,孟繁华的《文学革命终结之后——新世纪文学论稿》和贺绍俊的《建设性姿态下的精神重建》获文学理论评论奖,北京取得了全国第一的佳绩。

此外,在去年的茅盾文学奖评奖中,林白的《北去来辞》、徐则臣的《耶路撒冷》获提名奖;刘庆邦的《黄泥地》、宁肯的《三个三重奏》进入前20名。

这些佳作,都是植根于文学精品的土壤之中,得益于北京的一整套扶持精品创作的机制。为扶持精品、服务成熟作家,北京作协创新推出了“文学精品项目制”,即通过选题、论证、立项、考核一系列程序,将资金投入到作家创作的全过程,支持作家潜心创作。

4年来,“文学精品项目制”先后有34个创作选题成功签约立项。签约者中,既有张洁、刘庆邦这样成名已久的重量级作家,也有徐坤、宁肯这样的文坛中坚力量,更有徐则臣、霍艳等70后、80后青年作家的优秀代表。

作家林白回忆起《北去来辞》的创作过程,至今仍心存感激。“文学精品项目制”资助她10万元,对她来说这是很大的一笔钱,她因此回了两趟广西老家,补充了大量素材,《北去来辞》也从原来的十几万字扩充到了四十多万字,“比初稿厚实多了。”作家徐则臣则坦言,现在写作不是弄一台电脑写写就行了,有大量的田野考察要做,衣食住行花费很高,“对我这样的作家来说,在创作上得到了资金支持,真的很重要。”

“作家宁肯正在采访新一代的中关村创业者,作家唐朝晖刚刚从唐山曹妃甸首钢京唐公司深扎归来。”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透露。目前,这家出版社正在策划运作多部精品,其中包括宁肯反映中关村演进史的长篇纪实文学《中关村笔记》,徐则臣以京杭大运河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北上》,周梅森以反腐倡廉为主题的长篇小说《人民的名义》等。

作家宁肯出生在北京,对北京有特别情结,从去年开始他就酝酿着写中关村,“赶巧了,北京市有个中关村书写计划,和我的想法碰上了。”宁肯说,作家写作完全是个人的感受,不是说有了资助就能写得好,但作家的想法和初心,能和资助项目结合在一起自然是更好。关于此次创作,宁肯说自己的相关采访费用会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报销,而且出版社还提供帮助联系采访对象等细致的服务,“《中关村笔记》计划写20万字,今年初开始采访,年底计划完成初稿,比原计划要快。”

引领扶持铸就“北京原创”

“做原创出版就像《肖申克的救赎》中主人公那样破墙而出时在下水道中爬行,漫长幽暗,有时候似乎看不到尽头。”——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

作家石一枫生于1979年,今年6月,他的长篇小说《世间已无陈金芳》获得“首届海峡两岸新锐作家好书评选”十部作品之一。“曾经出版过多部作品,但直到《世间已无陈金芳》才有真正出书的感觉。”他感叹道。事实上,正是因为精心扶持、挖掘原创,北京文学事业才铸就了真正的“北京原创”金字招牌。

《世间已无陈金芳》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推出,这其实源于出版社的精准思路,正如总编辑韩敬群所说:“一线作家基本形成固有的版图,与其在旧有的出版格局中寻求突破,不如探索新的可能性。”几年前,出版社就意识到,70后作家已逐渐成为文坛主力军,再也不能说他们是被遮蔽和忽视的一代,精雕细琢这一代作家的作品,时机已成熟。从2012年开始,出版社率先推出了一批70后作家的作品,如李浩的《镜子里的父亲》、鲁敏的《六人晚餐》、乔叶的《认罪书》等。2015年,徐则臣的长篇小说《耶路撒冷》横空出世,更是成为文学界一大亮点。

“挖掘原创的过程中,谁更真挚、更诚恳,谁才更能坚持。”韩敬群的一席话,想必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鸣。在徐则臣看来,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坚持做长线,盯住的不只是作品,更是作家这个人。“我的新长篇小说《王城如海》的书名就是韩敬群起的,书稿也是在十月文艺出版社打印的,但是书最终并没有通过这家出版社出版。”让徐则臣感动的是,这家出版社只要认定谁是好作家,就会真心对待,而从未想过从作家身上捞多少钱。

除了出版社,坚持推出优质原创作品,也让北京的文学期刊尝到了甜头。《北京文学》常务主编杨晓升说:“《北京文学》第八期刊登了迟子建的中篇小说《空色林澡屋》,很快被《小说月报》转载,并被认为是近年来最优秀的中篇小说之一。”他提及,《北京文学》已形成良性循环,很多知名作家都争着要上《北京文学》。国内知名作家方方、石钟山的新作排到了明年第一期,海外著名作家陈河的新作同样要到明年才能发表,这在争抢名家成风的文学期刊界实属少有。

杨晓升直言,针对一些文学期刊变成了“朋友圈”,《北京文学》做出明文规定,员工作品不得在自家刊物上发表。杂志社还采取集体审稿制,每位编辑推荐四篇至五篇中篇小说,在每月一次的发稿会上进行激烈讨论,以保证每一期稿件的高水准。

这两年,北京的原创文学作品出版迎来了可喜局面,一部《耶路撒冷》累计销量已达8万多册,范稳的《吾血吾土》、宁肯的《三个三重奏》、盛可以的《野蛮生长》、任晓雯的《生活,如此而已》,也都实现了加印。

帮扶新人找寻“文学之家”

“像‘滚雪球’一般,作协吸纳的年轻作家越来越多了。”——北京作协驻会副主席、秘书长王升山

应时代之变,激励、帮扶年轻人在文学道路上勇敢走下去,让他们不再孤独,是在北京写作的文学新人感到最温暖的地方。截至目前,北京作协已有45岁以下青年会员234人,其中80后作家103人,在全国省级作协中首屈一指。

北京作协驻会副主席、秘书长王升山很清楚,现在时代变了,入不入作协,作家们都能过得不错,作协再不能像衙门一样,等着人家来入会。于是北京作协想出了一招儿,通过介绍和推荐,将那些优秀的年轻作家召唤进作协。“评委、专家接触的年轻作家多,我们就请他们把年轻人介绍过来,而年轻作家入会后,我常说,别光顾着自己活动,再介绍你们身边的好作家进来。”王升山说。就这样,作协吸纳的年轻作家越来越多。

“他们特别单纯,拿作协特别当家,我们有什么活动,一招呼准来。”王升山说,从2009年开始,北京作协在全国率先吸收网络文学作家加入作协,目前已吸纳网络作家近50名,他们的创作在网络文学界占有重要位置,比如唐家三少、辰东等,都是全国顶级网络作家。

腾讯文学长约作家琴律以《窈窕淑女》《喜嫁》《盛宠医品夫人》著名。“我加入北京作协已有两年,大家相处得很欢乐,我们就像家人一样。”她说。这两年,她参加过作协组织的很多活动,到过河南安阳、陕西延安、内蒙古鄂尔多斯等地采风。作协组织文学培训班、编剧班、戏剧讲座等,都会通知她参加。“写网络小说的都是野路子,参加这些活动开阔了视野,扎实了理论功底。”琴律说,网络作家都很珍惜这些机会。

引文学新人“回家”,北京的文学期刊、出版社也一直在坚持。杨晓升说,“新人自荐”“小说处女作”这两个栏目在《北京文学》每期必发,而其中的稿件是从大量自然来稿中精心遴选出来的,这在国内文学期刊界开风气之先。“文学的生命和活力,源于不断涌现的陌生作者。”杨晓升说,在《北京文学》,编辑必须重视自然来稿,并建立相应管理制度,即设专人接收每一篇自然来稿,登记、编号、统计,每月分发给每位编辑审读。编辑审读自然来稿的数量、质量及成果,纳入编辑每月的工作量和考核。

《北京文学》更不断给自己加码,对发表作品后在读者中产生良好影响并引起文学界关注的文学新人,组织研讨会加以推介。工人作家毛建军正是这家文学杂志发掘的文学新人,迄今已创作《北京人》《虎烈拉》《第三日》等作品。毛建军说,因为《北京文学》,才让他在文学道路上坚持走下来。

责任编辑:王双(QJ0015)  作者:路艳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