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设计中的汉字你还认识吗?

2016-09-28 09:37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千龙网北京9月28日讯(记者 张嘉玉)美食当前,拿出“忄”、“不”组成的“怀”字形筷子,一饱口福;怦然心动,与TA同坐“恋”字形情侣椅,谈天说地;受伤时,打开“急”字形的药品箱,消毒止血……小小汉字通过设计在生活中迸发出新的光彩与美感。9月27日,“汉字之美”2016全球青年设计大赛颁奖典礼于北京77文创园举行,转心钟表系列从1250件汉字设计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本次比赛的金奖。

“汉字之美”设计大赛以“心灵生活”为主题,参赛者在字库中选择任意一字为创意起点,根据主题“心灵生活”设计一件作品,字库包括“思”“虑”“憎”等三十个以“心”字为偏旁部首的汉字。

转心钟表系列包括转心时钟、转心腕表2款设计作品。2款作品均表心均饰有“心”字,意为组成汉字的“竖心旁”或“心字底”,表盘由内外双层圆环组成,环上装饰汉字组成部分,内环与“心字底”结合即成为字库中的汉字,如“忠”“慈”“恕”等,外环与“心字旁”结合即成为“憎”“悔”“快”等。每个汉字有不同含义,时针转动,思绪变化,仿佛每一个时刻都有特殊的含义。

转心钟表系列的设计者、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吕游告诉记者:“我的出发点是怎么样能去推广这个汉字,让大家能够先认识汉字的形态,通过形态之间部分的组合了解汉字的由来,然后再去理解它的意思。”吕游是通过导师及朋友圈了解到了“汉字之美”设计大赛,他说:“这个比赛,我觉得是唤醒了大家对汉字的重视。”

除了转心钟表系列之外,《滴水之恩 茶漏设计》《心城》等5件作品获得银奖,《君子贴》《“恒心”汉字便利贴》等11件作品获得铜奖。

wwzjy20160928004

9月27日,“汉字之美”2016全球青年设计大赛颁奖典礼于北京77文创园举行,大赛总召集人于丹在活动中致辞。千龙网记者 张嘉玉摄

wwzjy20160928005

9月27日,“汉字之美”2016全球青年设计大赛颁奖典礼于北京77文创园举行,大赛总召集人于丹为金奖获得者、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吕游颁奖。千龙网记者 张嘉玉摄

wwzjy20160928002

9月27日,“汉字之美”2016全球青年设计大赛颁奖典礼于北京77文创园举行,转心钟表系列获得大赛金奖。千龙网记者 张嘉玉翻拍

“汉字之美”2016全球青年设计大赛于2015年10月30日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启动。自2016年5月4日作品征集启动,大赛组委会共收到来自世界16个国家和地区的1250件作品,作品形式包括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空间设计、服装设计等。经过评审,共66件作品入围,评选出金奖1名,银奖5名,铜奖11名,优异奖49名。此外,由于终审评委未对全场大奖取得一致意见,全场大奖空缺。

“汉字之美”文化项目总召集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提到:“汉字是握在中华民族掌心里的纹路,循着它的指事象形,可以触摸到所有观念由来的秘密;汉字也是笔尖下流淌的乡土,横平竖直皆风骨,撇捺飞扬即血脉。汉字的一笔一画,都流淌着我们的血脉,蕴藏着我们的乡土情怀。这也成为汉字之美全球青年设计大赛发起的动因。”

设计学博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陈楠认为,汉字的美感不仅仅限于造字之美、书法之美,它的闪光之处存在于许许多多不为我们熟知的角落里。这次大赛的闪光点就在于允许设计师将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与设计创意元素进行有机结合,对于提升中国设计师的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王立军说:“汉字本身专业性非常强,我们平时就发愁我们讲汉字有没有人听,我们往往去讲一些非常枯燥的术语、一些概念。把汉字与设计结合起来确实是激活了汉字文化,给汉字领域带来了新的生机。”

据悉,本届比赛优胜者将参与为期一周的“汉字文化之旅”,加深中国设计师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促进创作出更多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设计产品,并应用到日常生活中。获奖选手还将获得与国际设计机构、企业面对面交流的机会。9月24日至30日,大赛入围作品于77文创园展出,面向公众免费开放。

“汉字之美”2016全球青年设计大赛由北京师范大学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主办,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发起与承办,清华大学平面设计系统开发研究所、汉仪字库联合承办。大赛旨在启发全球青年人群对汉字的创意认知,激发他们对中华文化的关注与思考,探讨汉字作为交际工具之外的美学价值应用,为身处不同文化背景的年轻人搭建一座文化沟通的桥梁。

点击下一页观看获奖及入围作品

责任编辑:张露汀(QC00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