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剑雄:发展文化产业应成为今后“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的主题

2016-09-22 11:44 新华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思客专访葛剑雄:发展文化产业应成为今后“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的主题

9月20日,在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上,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葛剑雄接受新华网思客专访。葛剑雄认为“敦煌研究的现代意义已经超越了一门学科,一种艺术,或一个具体的石窟”,在“一带一路”战略下,文化软实力的打造离不开有市场价值的文化产品与服务。以下为访谈实录——

思客:

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博会是目前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首个以文化交流与合作为主题的大型的国际性盛会,您参加此次大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葛剑雄:

这次会议规模比我想象的还大。我参加的分论坛,有来自欧洲、美洲、亚洲等好多国家的专家学者,尽管我们的观点不完全一致,但从大方面来讲,我们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这的确是一个非常好的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平台。

思客:

您多次来到敦煌,您在讲座和著作中也多次列举了敦煌。敦煌在您心中是怎样的分量?

葛剑雄:

敦煌的确是少有的一个例子。因为它不是哪一个人,哪一个群体,哪一种宗教,哪一个民族,或者哪一个国家,所能够自觉地创造出来的。它是全人类的财富,它是属于全人类的。

思客:

上世纪80年代,一位来自日本的敦煌学者说“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日本”,当时这句话给中国学者带来很大的刺激。30多年过去了,现在中国敦煌学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葛剑雄:

应该讲,现在我们的敦煌学研究整体上是先进的,但是还不能说每一个部分都是先进的。说“敦煌学在日本”当然是夸张了,但当时我们的确自己重视的还不够,研究的还不够。当年日本学者的说法,恰恰是激励了中国学者更投入地研究敦煌文化。

我并不认为敦煌学只能够在中国,敦煌学应该是世界的。比如,在今天,在对敦煌文化景点进行保护与展示方面,我们就引进了世界上许多先进的技术。即使不是中国的技术,也没有关系。但是中国作为敦煌的所在地,的确应该在敦煌学上占据应有的地位,同时我们不要排斥和否定其他国家学者对敦煌学的研究成就。

思客:

今天我们研究敦煌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葛剑雄:

敦煌文化是一种开放包容的文化,包含了多种文明、多种宗教、多种艺术,可以说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到了今天,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人聚在一起,自发自觉地研究、保护、弘扬敦煌文化,这同样需要开放、包容以及创新的精神。所以敦煌研究的现代意义已经超越了一门学科,一种艺术,或一个具体的石窟这样的概念,它已经扩大到各个方面。我想这也是我们“一带一路”构想倡导要建立的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所需要的精神财富。

思客:

丝绸之路不仅是一个文化之路,也是一个经济带。在这个经济带的建设中,文化如何去发挥作用促进沿线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

葛剑雄:

我们今天讲的文化,简单说包括两个方面:一个精神,一个物质。从精神来说,我们强调的是包容,是文明互鉴。我国著名学者费孝通先生的话来说,那就应该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所以不存在哪一种文明是先进的,哪一种是落后的,应该让他们共存共荣,美美与共。

但是另一方面,文化也有它物质的一面,这种物质的一面在现代世界起了很大的作用。比如把文化发展成一种具体的文化产业、文化产品、或者文化服务。今天我们讲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软实力体现在什么地方?它需要具体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作为载体。比如美国的大片,韩国的韩流,日本的电玩游戏软件,再比如今天的影视、音乐作品,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你如果把文化变成具体的产品,具体的服务,具体的产业,这不仅大大促进一带一路国家的文化交流,同时也促进经济的发展。

思客:

您觉得中国展示软实力最有效的途径是什么呢?

葛剑雄:

“软实力”这个概念是美国约瑟夫奈教授提出的,我也跟他当面交流过。他把软实力分成三个方面,一个是政治的价值观,一个是外交政策,再一个就是文化。从前两个来讲,我们跟他们的观点不完全一致,但是在文化方面没有什么分歧。

如果过多地把软实力建设寄托在价值观、外交政策输出上,这是不现实的。因为世界上存在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宗教信仰,特别是存在利益冲突。我们很难把价值观、外交政策推广出去。但是从一带一路战略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角度讲,如果我们有很好的文化产业,有大家都能够接受的文化创意产品,我们的文化就能够变成软实力,同时在经济上获得巨大利益。优秀的文化产品本身包含了你所要传播的文化精神,包含了你的价值观念。

比如,你看了美国大片,难道会不被他们的价值观念所影响吗?“韩流”传递的不也是韩国伦理道德的传统文化吗?但是,因为他们作为具体的优质的产品,容易被人所接受,而在被接受的同时,它又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利益。现在很多国家,他们的文化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都已达到10%以上,而我们的文化产业所占的比重就小得多。所以,我认为,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应该成为我们今后“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的主题。

责任编辑:王双(QJ001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