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影片如同高原上流淌下来的万年冰泉,足以荡涤成年人的身心,也可以让正在好奇地探索外面世界的孩子们,有一个挺好的感知模板。
在奥运铺天盖地的热潮中,一个安安静静的片子,如同悄然绽放的花朵,出现在京城的影院中。这部由中美合拍的电影《我们诞生在中国》,虽然是动物题材,但既不是人与动物同演的“小Q”类型,也不是我们已经司空见惯的“探索”牌纪录片和让无数观众感觉亲切的“赵老师版”动物世界,这种以动物摄影素材剪接编辑出来的故事片,完全是一个新东西。以前在网络上能找到一些海外版本的类似影片,但是在大电影领域,中国观众还是头一次看到这样的作品。
影片的开场,是平静而又绚烂的。平静是它不像商业大片那样,一上来就以各种声光电3D啥的,弄出好大的动静,以图先声夺人,而是平静开场,音乐很平静,镜头很平静,配音同样很平静,但是展现在观众眼前的那种绚烂,是用什么人力打造都会相形见绌的——那就是大自然那种真实而充满了生机的美,我们祖国的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就那样真实地撞进人的眼帘,让人如醉如痴。我相信,所有的中国观众,在这一刻,心中一定会是喜悦与骄傲并存的吧。
电影中出现了数种动物,其中最主要的角色,是雪豹、熊猫和金丝猴。虽然我们平时看纪录片的时候,也会对这些动物非常喜爱,但是当他们成为一个真正故事主角的时候,显然感染力是完全不同的。
既然是故事,自然就有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熊猫宝宝一如既往地卖萌,如果是内心比较柔软的观众,光看着那个黑白团儿在树丛里滚来滚去,也差不多可以算值回票价了。但是显然片子还不打算成为一个只是熊猫的主题片,对于中国观众来说,还是常见了些,于是我们看到了金丝猴,一个离家出走的少年重新回归家庭的故事,和受尽溺爱的熊猫宝宝长大成人的故事相呼应。相比熊猫卖萌,金丝猴的家庭关系、娱乐方式,乃至于鹰捉小猴,都是我们更少见的内容,影片更诙谐地揭示了“猴变人”的原因——雪地里面,用四个爪走路,实在是太冷了!
但是,影片中最震撼人心的,还是“女一号”雪豹达娃,这个独自抚养一双儿女的高原女王,在险峻的绝壁间为了孩子的生存而奋战,生存的严峻,冷酷的现实,与无私的母爱,家庭的温情,相互交织在一起,完成了一幅催人泪下的画卷。
看完电影,最大的感受就是,在今年乱糟糟的暑期档中,终于有了一部可以让父母带孩子——包括学龄前孩子放心去影院的片子了。这样一个干净到没有一丝杂质的世界,就如同高原上流淌下来的万年冰泉,足以荡涤成年人的身心,也可以让正在好奇地探索外面世界的孩子们,有一个挺好的感知模板。
当然,作为首次尝试,这部片子也多少有一些不足,最主要的,我觉得就是制片方和导演,对于故事的钩织,还是太保守了。相比于海外同题材作品的跌宕起伏诙谐搞笑,陆川的故事多少有些老实,也许对于海外观众来说,各种中国文化加风光,足以令他们目眩神驰,但是日益见多识广的中国观众,并不是不能接受一些比较有差异化或者比较烧脑的东西。国外的一些同类型作品中的佼佼者,可以称之为动物世界版的迪士尼大片,而这部片子,故事的叙述都是传统结构,剧情本身也稍显简单,与我们熟知的《功夫熊猫》、《花木兰》等大片相比,显然还有差距。不过,即使如此,这仍然是值得一看的电影,对于喜欢视频网站的观众,我也仍然建议你们去看大电影,原因简单,屏幕大小,带来的视觉感受,真的是不一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