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织女,祈福愿
今年,博物馆首次恢复古时人们拜织女的场景:织女神傈、香案、供桌,茶酒、鲜花、五子贡果等复原陈列再现了过去七夕之夜祭拜织女神的景象。游客们在此可以“穿越”到过去,了解仪式后祈福祈寿祈子等文化内涵。
拜月老,戴红线
白头偕老、忠贞不渝的爱情和是七夕文化中最动人和浪漫的文化因子。今年的七夕活动中,博物馆将开放月老殿,设案焚香,游客们可以在婚姻神月老面前请上一根象征爱情和姻缘的“红线”,许下对爱情婚姻的美好祝愿。
乞巧赛巧在七夕
织女在民间也被成为“巧娘“,丰富多彩的乞巧活动也是这一节日的重要内容。本次的七夕活动中,博物馆准备了形式各异的乞巧赛巧活动:穿针引线比拼哪位游客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用一根线穿起七根针的“绝技”;七巧板拼图PK的不仅是速度,更是“巧智”;投针入水的“丢巧针”则让游客们充分体验这一盛行于明清时期的节日活动的乐趣;捏面人的摊前围满了学艺的市民,哪管天气闷热满头大汗,兴致极高。
活动中,一位阿姨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她几乎在每个展位前都驻足很久,还积极参加了穿针引线、七巧板拼图比赛,她告诉记者:“这些传统的东西,多好玩儿,不仅图一乐,还能亲自感受捏面人等非遗技艺,这样的活动挺好!”
今天的现场还来了不少美女,“丢巧针”展位前就吸引了四五名美女竞相试技。其中一名美女试了多次才成功,在成功的一瞬,她竟然跳了起来:“虽然手都抖了,但成功了就很开心啊!说明我还是心灵手巧的!”更有美女一次就成功了,她对着镜头不客气地点头:“这搁在古代,我就是心灵手巧的典范那!”
此外,民俗博物馆还设置了剪纸、编制、刺绣、豆塑等民间工艺展位,都让游客现场零距离感受了一把传统技艺的美妙。
一拿起针线,年轻时穿针引线的感觉一下子回来了,真美。 千龙网记者 王双摄
就是这位阿姨,几乎把活动一个不落地都参加了。 千龙网记者 王双摄
瞧着不难,上手方知不易,所有参赛游客都被小小七巧板打败。 千龙网记者 王双摄
比赛进行中,有点儿紧张啊。 千龙网记者 王双摄
为了把针浮在水上,上面的美女手都抖了,认真的女生最美;下面这美女就牛了,一把就成。 千龙网记者 王双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