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显祖《临川四梦》终做齐

2016-07-18 08:01 北京娱乐信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上昆登陆大剧院 连演四台好戏

今年是中国明代伟大的文学家和戏剧家汤显祖去世400周年纪念,从上周末开始,上海昆剧团在国家大剧院连演四天《临川四梦》,观众在四天时间内观赏《邯郸记》《紫钗记》《南柯记》和《牡丹亭》。汤显祖的《临川四梦》,终得以齐聚舞台。7月16日和17日,《邯郸记》和《紫钗记》已经与观众见面,在18日和19日,《南柯记》和《牡丹亭》还将陆续登台。

《邯郸记》

穿越四百年警醒世人

7月16日,《邯郸记》在国家大剧院率先上演。这是《临川四梦》中第一部与北京观众见面的作品。早早儿的,不到七点,观众便开始入场,记者七点钟落座时,场内已基本满场,这样早的入场在其他演出场次可不多见。

舞台上,透明的纱幕上写着“临川四梦”的字样,令人顿入汤显祖笔下的境界。

幕启,剧中人物依次登场。观众对《邯郸记》的故事都很熟悉,黄粱一梦的故事熟记于心,却又对演出抱着全新的期待。当出演卢生的蓝天登场时,场内立刻掌声四起。这一出《邯郸记》演得趣味横生,卢生对荣华富贵的贪恋常常引来台下观众的笑声,汤显祖笔下的古典情怀浸透着直抵当代观众心间的幽默。

坐在大剧院里看昆曲《邯郸记》,由古窥今。舞台上行为举止颇为滑稽的卢生恰似当代人之写照,其对大富大贵的贪恋,对名望地位的渴望恰能映照当代人躁动的内心。而坐在剧场里看卢生荒唐而曲折的一生谢幕,台下的观众也禁不住要随卢生一并感慨,浮华人生不过如此。

汤显祖谢世四百年,《邯郸记》却于舞台上映射了四百年后的人们。汤显祖的文字穿越时空,给今天的观众也留下诸多思索。

“第一老生”夙愿终偿

《邯郸记》收获了观众最为热烈的掌声,创排该剧也很不简单。记者了解到,2005年5月17日,十五年未排演主戏的昆剧第一老生计镇华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心愿,将“临川四梦”之一的《邯郸记》成功搬上了舞台。这出戏,说是名家荟萃一点也不为过:剧本由戏曲编剧大家王仁杰执笔缩编,由已故著名导演谢平安执导,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张铭荣任副导演。上海昆剧团由此又多了一部佳作。

记者了解到,对于传承,计老师有着严格的要求。这出戏卢生的年龄跨度很大,在塑造人物的过程中,计镇华突破了昆剧老生的局限,“我借鉴了很多小花脸和小生的表演特点,甚至融入了一些京剧丑生的元素。”他说。

蓝天最爱卢生独白

《邯郸记》对于主演蓝天来讲,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他说:“我能被上海昆剧团相中,从上海京剧院将我借调过来,让我同计老师学演《邯郸记》,于我真是莫大的荣幸。”从一个眼神儿一句台词,到每一段唱,每一场戏,甚至整个人物的内心世界,计老师都对蓝天倾囊相授。“我明白了,人生在世不过如此,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几番荣辱,得失无常,人生百味俱尝尽,也罢,这功名身外事再不料理与他……”蓝天说,“卢生的这段独白是我最喜欢的一段,感悟良多。”

《紫钗记》

上昆亮出首部全本

昨天晚上,《紫钗记》也在国家大剧院登台。上昆从2008年开始创排《紫钗记》,到今年再次复排演出已有八年时间。在排演前,昆剧舞台上除了“折柳阳关”一折外,从没有全本的演出,其他剧种中虽有改编演出,但都经过大幅度的改编,离汤氏原作相去甚远。这次再度排演,可以说是一次全新的再解读再创造的过程,编剧唐葆祥在保留经典折子戏的同时,作了适度的改编整理,将“怨撒金钱”一折由原来的北曲改为南曲,更加符合女主人公柔弱、无奈的性格和人物基调。剧中全部唱腔均来自经典的清代昆曲“清唱”曲集《纳书楹曲谱》,并力图再现昆曲生旦戏之载歌载舞的特点。由著名昆剧作曲周雪华重新谱曲,曲调旋律十分动听,让人难以忘怀。

开排之初,主创班子的碰头会不知开了多少。因为已经有前一个版本在,如何改、怎么改是一个难题。该剧的两位导演,身为戏剧学院副院长的郭宇和上昆老艺术家张铭荣思来想去,讨论再三,终于决定把“怨撒金钱”一折改唱回来,唱南曲,“一定要找回霍小玉这个人物的本性”,张铭荣说。

解析《临川四梦》

四个梦串起的文学瑰宝

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实乃中国文学之瑰宝,数百年后今人再品《临川四梦》仍感觉作家笔下的世界能与今日之世界形成太多的映照。《临川四梦》,也作《玉茗堂四梦》,包括《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

《牡丹亭》改编于明代话本小说《杜丽娘暮色还魂记》,其故事最为观众熟知,讲述了贫寒书生柳梦梅与官宦小姐杜丽娘历经曲折、终成眷属的故事。《紫钗记》中,李益与霍小玉的爱情也是如此。这两部著作皆与儿女情事有关,却又于情事间写尽社会的变迁。

《南柯记》与《邯郸记》则是书生的官场之梦。《南柯记》共44出,取材于唐传奇《南柯太守传》。《南柯记》讲述了书生淳于棼酒醉于古槐树旁,梦入蚂蚁族所建的大槐安国,成为当朝驸马。后又因种种变故,被遣送回人世。梦醒后的书生,发现人生百味不过梦一场。

《邯郸记》源于唐沈既济的传奇《枕中记》。剧中卢生在邯郸赵州住店,感慨生活潦倒,神仙吕洞宾送其一玉枕,令其入梦,得富贵娇妻,买官做官,为国立功、遭遇陷害,险被斩首,又峰回路转,官复原职,声色犬马而死。芦生醒来,经八仙点拨,方觉浮华人生不过梦一场。卢生梦中,众人皆腐朽,任梦中高官厚禄,醒来后却觉如此人生无味。

今日再看《南柯记》与《邯郸记》中人,颇似追名逐利的现代人。两部剧中人梦醒后对人生的感悟也颇适用于今日之现代人。

责任编辑:纪敬(QC0003)  作者:王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