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人民讲述“人民的选择”

2016-07-03 08:14 北京青年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大型纪录片《解放——人民的选择》座谈会在京举行

7月1日,北京电视台举办大型纪录片《解放——人民的选择》研讨会。座谈会上,嘉宾对《解放——人民的选择》中所蕴含的巨大历史价值、时代意义和全新电视语汇等高度赞誉。

《解放——人民的选择》没有把创作的视角集中在那些耳熟能详的历史伟人身上,而是聚焦在历史的大多数,也就是人民大众的身上,从而避免了传统主旋律纪录片“英雄史诗”般的叙事框架,找到了新的创作视角和档案素材。不仅描绘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解放的历史河流,更描绘出了组成这条历史河流的每一朵跳动着的浪花,这正是该片在立意方面的超越之处。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宣传司司长高长力认为:“《解放——人民的选择》做到了不忘初心。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8个字正是‘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不忘初心,就是不忘本源,不忘初衷,党来自人民,要更好地造福人民。这一点非常有必要用电视作品来告诉广大观众。”

军事科学院战略研究部原部长姚有志称《解放——人民的选择》是这些年来《档案》创作的重大题材作品中最成功的一个。 北京市党史研究室宣教处处长刘岳认为《解放——人民的选择》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资料挖得深。从史学研究上讲,资料是基础、前提。该片文字档案力透纸背,影像资料弥足珍贵,口述采访印证丰富;二是故事讲得活。如老百姓将‘人民救星’的字匾送给毛泽东的故事,占领延安的胡宗南设立了所谓的‘国军为人民服务处’,企图通过发放物资、金钱获取民心,结果却适得其反……这些故事讲活了、用准了,自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道理说得透。该片通过真实的影像,形象地阐明了:无产阶级运动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鸿还认为,该片是一部有鲜明北京风格的主旋律纪录片,“《档案》的风格是用事实和细节说话,改变了过去‘画配话’自我封闭的纪录片话语体系,实现了有效地到达和引领”。

值得一提的是,《解放——人民的选择》首播后不仅如期得到了传统媒体的关注,在网络和新媒体均引起强烈关注:截至首播次日12:00,新浪微博话题#纪录片解放#阅读量达2152.2万余次,讨论量达2.3万,首播当晚进入新浪微博热门话题排行总榜第七名、综艺榜第三名。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陈华谈到:“《解放——人民的选择》不仅具备艺术价值,同样也具备传播价值。这部片子之所以能在网络上传播得更远,有其必然性,就在于它找到了历史和网络的结合点,就是‘人民’二字。”

相关新闻

北京电视台多种节目形式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

本报讯(记者 杨文杰)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之际,北京电视台周密部署、精心筹划,集合大型纪录片、特别报道、文艺专题、特别节目、影视剧、动画片、宣传片等多种节目形式,回溯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风云历史,充分展示共产党人“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英勇气概。

其中,《北京新闻》、《特别关注》、《北京您早》等多个新闻栏目策划推出《凝聚在党旗下——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系列报道。系列报道于6月23日至7月2日在《北京新闻》中首播。大型纪录片《解放——人民的选择》,于6月27日至7月1日在北京卫视每天22:08隆重推出。该纪录片共五集,每集60分钟,通过揭秘珍贵档案、发掘尘封影像、寻访历史见证人、全面实景拍摄等方式,充分展现“人民创造了历史,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来领导人民、造福国家”的历史论断。科教频道推出的系列专题片《为你而歌》(第十四部) 以20位优秀共产党员代表为拍摄对象,通过对他们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呈现了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和优秀品质。该系列片于6月29日起在北京卫视每天18:13首播,BTV科教频道6月30日起每天22:40重播。

纪实频道推出大型纪录片《重生》。该片展示了1921年建党至1949年建国期间,中国共产党28年的革命历程。文艺频道推出多个特别节目。《1810我看行》特别节目《因为有你》,邀请老艺术家胡宝善带领观众回顾《地道战》、《党的女儿》、《青春之歌》等优秀的文艺作品;《我家有明星》特别节目“再唱山歌给党听”,由三位藏族青年歌唱家演唱《新逛新城》、《藏家哈达献给党》、《我和草原有个约定》等脍炙人口的歌曲;《文化之约》特别节目“走近特型演员车予正”。此外,北京卫视6月21日起每日19:30播出电视剧《亮剑》、6月22日起每日上午播出《国门英雄》,影视频道6月29日起播出抗战题材电视剧《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绝地枪王二:松花江上的枪声》等多部爱国主义题材剧目。

责任编辑:石凝(QS000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