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6月29日),中国景区领域的“标杆”故宫与阿里巴巴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同时也与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旅行“未来景区”达成合作。阿里旅行方面指出,故宫与阿里旅行的合作能够帮助未来景区拓展合作范畴。阿里旅行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已经有200家景区加入阿里旅行的“未来景区”战略。事实上,景区正在成为旅游巨头们的又一兵家必争之地,同程、驴妈妈、携程等也都在加紧布局,一场景区圈地大战即将打响。
签约故宫
作为国内景区的标杆,与故宫达成合作成为阿里旅行“未来景区”战略的里程碑事件。
故宫与阿里旅行的合作主要基于“故宫票务”,阿里旅行成为故宫电子票的惟一官方合作渠道。届时,用户通过故宫在阿里旅行的官方旗舰店购买故宫的电子门票,只需通过二维码、二代身份证等即可快速检票入院,同时,双方会在观众流量调控与管理方面进行合作,并计划尝试入馆预约。阿里巴巴集团总裁金建杭也表示,未来故宫的文创产品、衍生品等都会列入“未来景区”考虑的范围。
同时,阿里旅行独家推出的“未来景区”系列功能也将在故宫陆续实现,“当面付”将是首个落地功能,用户可通过手机扫码进行购票、入院、购物等。实际上,这只是阿里巴巴集团与故宫合作的第一步,故宫的“故宫文创”、“故宫出版”也将出现在阿里巴巴旗下天猫平台的故宫官方旗舰店。比如“故宫出版”部分就展示及出售故宫出版社的出版资源,如《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故宫经典》、《紫禁城100》、《故宫日历》等。阿里旅行副总裁金奕对此表示:“故宫的加入,对于我们拓展‘未来景区’范畴会有更大的帮助。”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薛胜文亦分析,故宫在中国景区中地位较高,而且极具代表性,如果故宫与“未来景区”开展合作,将会产生一定跟风效应。
布局深化
阿里旅行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有200家优质景区加入“未来景区”战略,包括华侨城、欢乐谷、海昌海洋公园、长隆集团等主题公园,九华山、天山天池等山水景观景区,曲阜三孔、乌镇等人文景区。
从合作的具体内容上,目前“未来景区”与这些景区合作的内容主要是信用游、当面付、地图导览等在内的“未来景区”全线产品。实际上,“未来景区”是阿里巴巴业务闭环生态的一个缩影,“当前阿里巴巴在旅游消费方面已经构建了闭环生态,通过旅游将会带动阿里的金融、票务等多个业务的发展”。薛胜文说道。未来“未来景区”计划推出新的合作模式,比如以芝麻信用为基础的一系列功能升级以及大数据的拓展性应用,包括信用租借、免排队、关联营销等。而在拓展的景区数量上,金奕表示不会有所限定。
而对阿里旅行来说,“未来景区”战略是阿里旅行在面对旅游市场纷繁厮杀后找出的突破口。旅游行业主要包括机票、酒店和度假,其中机票市场目前被航企控制,酒店行业竞争激烈,携程集团协同作战方式占据市场的多部分份额,而度假尚未一较高下,且痛点颇多。基于此,薛胜文指出,度假对阿里旅行来说布局空间更大,度假领域互联网开发潜力较大,但目前主要局限于在线售票上。
大战将至
阿里旅行的“未来景区”从去年拓展至今,力度逐渐增大,与其他旅游企业与景区合作的方式,“未来景区”有其独特性。但阿里旅行并非第一家开拓景区业务的在线旅游企业,究竟谁能在景区领域率先取得优势,还需要看各家与景区的合作如何落地。
目前,景区越来越成为在线旅游企业争相合作的领域。同程近两年与国内多家景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驴妈妈也一直围绕景区展开发展,携程在目的地、景区领域亦颇有布局。
2015年夏季,山东举行“泰山会盟”期间,携程、同程等OTA和山东多家景区达成176项合作协议。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些合作多为帮助景区营销以及票务合作,阿里旅行运用集团本身资源推动“未来景区”闭环发展自有逻辑。
景区能够成为OTA抢占的高地,是因为OTA不仅能够帮助景区转型,同时也将最大程度地掌握目的地资源,开发新的旅游产品,包括发展周边游、“机票+景区”、“酒店+景区”等组合型旅游产品。而目前,旅游企业不仅关注到了境内目的地的吃喝玩乐,也关注到了境外目的地的吃喝玩乐,各家围绕景区、目的地的竞争愈发深度,携程甚至成立了美食品牌“食美林”。
对阿里旅行来说,突破门票经济后下一步就是如何做好“未来景区”的落地。金奕也表示,“未来景区”的推行涉及软硬件的改造,所以需要一定的时间去推进。同时在合作的过程中,景区对新技术的接纳意愿十分重要,尤其是景区财物体系收款流程的改变。亦有业内人士指出,在签约如此多的景区之后,阿里旅行需要投入不少精力实现“未来景区”战略在各个景区的落地。
北京商报记者 陈杰 白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