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的名字似乎从未离开过中国:儿时,爱慕虚荣的国王、卖火柴的小女孩、勇敢的小美人鱼和小锡兵在父母的“演绎”下,陪着很多人成长……特别是在懵懂的孩提时期,由插画师们妙手描绘童话场景与人物,让那些经典桥段成为童年无法抹掉的记忆。
当下,一场安徒生唱主角的盛典亮相北京中华世纪坛,除了五大童话故事一一重现,安徒生国际插画奖50周年展也在京启动,一幅幅插画作品帮助大朋友和小朋友们一起重拾故事书年代的记忆。
插画作品:《国王的新衣》 苏冠名/摄
“插画奖”作品巡展启动
刚刚开幕的“安徒生超级盛典暨安徒生魔法乐园展”由《国王的新衣》、《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小锡兵》、《拇指姑娘》五篇耳熟能详的安徒生故事为基础,根据故事情节分别设计了不同的主题的互动体验区域,这其中最为亮点的就是安徒生童话故事中的插画作品展示。
在启动仪式上,中国首位获得国际安徒生奖的作家曹文轩亮相,在他看来童话书中的插画可以使文字意念变得更清晰生动,让人如同置身异样文化中感受文字。此次安徒生魔法乐园中展示的插画,则是为即将举办的安徒生国际插画奖50周年展率先揭开属于童画插画世界的面纱。
据介绍,安徒生国际插画奖50周年展从今年起到2018年,在中国内地展开5站巡展,每站为期3个月,预计10月将在上海展开内地首展。该展预计展出1966-2014年,共计25位得奖插画家的约250件插画作品,其中不乏名家经典作品。
插画作品:《拇指姑娘》 苏冠名/摄
曹文轩赞德国插画家
据介绍,国际安徒生插画大奖素有“插画界的诺贝尔奖”之称,1956年创办之初只设有作家奖项部分,自1966年起,特别独立出画家奖项部分,即国际安徒生插画大奖。而2016年,适逢安徒生插画大奖创办50周年。
在中华世纪坛纪念广场中搭建的安徒生魔法乐园中,特别设置了插画展示。“此次的插画展示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但足以让人们率先感受到插画的魅力。”据主办方透露,北京活动中虽然只展示了插画作品的复制件,但画中丑小鸭、拇指姑娘等的描绘可以让人们找到失去的童真记忆。
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中,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获得作家奖,而德国插画家罗特劳特·苏珊娜·贝尔纳摘得画家奖,对于这位德国插画家的创作,曹文轩坦言德国的插画往往会让观者产生一种冲动,可以称之为艺术品。
插画作品:《小锡兵》 苏冠名/摄
他们最懂“安徒生”
如今而言“安徒生插画”是一个奖项的名字,但是“想当年”可是拉近读者与安徒生童话最重要的“媒介”。这其中,有两个插画鼻祖不得不提,一个是“插画怪杰”凯·尼尔森,他被评论家称为对安徒生童话诠释得最贴切的丹麦插图画家,还有一个是最懂安徒生的法国近代著名插图画家埃德蒙·杜拉克。
埃德蒙·杜拉克于1911年为安徒生童话绘制插画,包括《海的女儿》《夜莺》等均出自他之手。值得一提的是,《夜莺》这个以中国为背景、以中国皇帝为主要人物的童话故事的插画也是东方韵味十足,画面上的故事人物执笔疾书,而执笔的手势,案上的文房四宝、青花瓷笔筒,屋中所陈设的几案诸多细节,都看得出杜拉克竭尽所能要表现当时欧洲人想象中的中国的特色。在那个时代,西方人或许不懂神秘的东方是何样貌,但借由安徒生的故事,以及埃德蒙传神的插画演绎,多少能感知中国的轮廓。
巧合的是,与埃德蒙齐名为20世纪初绘本巨头的凯·尼尔森同样画过《夜莺》。在他的画面中,同样使用了中国元素。1932年凯·尼尔森为新版《夜莺》配插图,其中一幅画面上,一位站在柳树下河岸边的中国少女,她正仰头聆听夜莺的歌声。值得一提的是,去年这幅水彩插画在英国上拍,一位美国买家出价3.2万英镑(约合人民币31万元)抱走了这幅被行内人称为罕见的童话插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