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书放在鼻子上看个没完的大象爷爷、满脸惊愕表情的美女猫、对着树叶正在抒情的大黑熊、在城市的夜晚中奔跑的女孩……5月15日,博洛尼亚插画展中国巡展“巧遇全球最美插画”在国家图书馆典籍博物馆拉开帷幕,该展将在北京、成都、上海、西安、深圳、济南六大城市开启为期一年的巡展,这也是博洛尼亚插画展首次进入中国大陆。
此次展览汇聚了70多位著名插画家的384幅获奖作品原画,包括巴西的罗杰·米罗,意大利的玛丽亚基娅拉·迪·乔治、马尔科·马里南杰利,西班牙的阿道夫·塞拉,韩国的安尚顺,日本的熊介U-suke,中国的岳帅、罗玲、黄雷蕾等人的作品。
走进展厅,就走进了一个充满童趣又创意无限的世界,插画家创作的每一个笔触、每一个形象都值得细细品味。波兰插画家马乌戈热塔·罗斯卡的插画作品改编自儿童诗《火车头》,“一辆巨大的火车头驶入城镇……火焰从她的铸铁胖肚皮里喷出……”画家全是用黑白色调进行着表达,让一辆原本沉默无语的火车充满了诙谐感。有的车厢拉着牛,它们排列整齐,步调一致,像是给刚学数数的孩子准备的画面。有的车厢拉着男男女女,他们没有座位,全部一字排开,站得笔直,大家面无表情,好像不太高兴的样子。还有的车厢装着士兵,他们刚开始站得笔直,后来却一个个倒了下去,是睡着了吗?原来,长颈鹿也上了火车,但它们的脑袋露在了空气中……
玛丽亚·琼森的插画《来自远方的女孩》
对业内人士来说,他们不会放过和世界插画大师对话的机会。中国插画家边帅用手机认真地将很多作品拍了下来,她深有感触地说:“我们的插画还是停留在形式、表面,国外插画家更注重传达思想、想法,他们每一份作品都很统一,一看就是一个系列。”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芦婧钰也认为,国内很多童书都是为了搭配这个故事而画,很明显,国外插画家不是为了作画而作画,他们内心的表达更自由、更尽情。
虽然插画多姿多彩,但现场观众也略有不满。此次插画展要想看得尽兴并不容易,一些画作挂得很高,别说个子矮小的孩子,就是成人仰着脖子也不容易欣赏。不仅如此,观众还反映,展览缺乏基本的导览文字,比如作品中文名称、画家创作风格、主要作品介绍、展览作品所要表现的主题等。因为展览信息不详,面对风格多样、互不关联的几百件作品,普通观众观展很容易陷入困惑,最终观展变成了走马观花。
博洛尼亚儿童图书博览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童书展,在1967年第三届时创立了博洛尼亚插画奖并同期举办插画展览。每届都有来自世界几十个国家的数千位艺术家提供数千幅作品参展。此次巡展经意大利博洛尼亚儿童图书博览会、博洛尼亚插画展组委会官方委托并授权,由国家图书馆、蒲公英童书馆、牛牛文化主办。
“巧遇全球最美插画”展将于5月22日完成在国家图书馆典籍博物馆的首秀,并将于5月31日至7月28日在北京蓝色港湾的“央·美术馆”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