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剧场迎60周年 国内外十部精品登台

2016-06-15 16:12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千龙-法晚联合报道 首都剧场即将迎来60周年,为纪念这段长达一个甲子的不凡历程,北京人艺将从7月8日起,开启一系列纪念演出及活动。为观众带来戏剧享受的同时,也带大家寻找关于自己的戏剧记忆。

纪念演出   国内外十部精品登台

1956年9月24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在首都剧场上演《日出》,从此首都剧场成为了北京人艺的专属剧场,到今年正好迎来了六十周年。

此次首都剧场六十周年纪念演出,共有十部作品,将从7月8日正式开始,一直持续至10月29日。

7月8日,首都剧场精品剧目邀请展演将为整个纪念活动拉开帷幕。邀请展演分为国际国内两大板块,将有一批国际国内的精品力作登上首都剧场的舞台。国际板块由两部作品组成,7月8日至10日,立陶宛国家话剧院将带来《大教堂》。该作品首演于2012年,由立陶宛著名导演奥克雷斯·柯尔斯诺瓦斯执导。

7月22日至24日,法国利摩日国立戏剧创作中心带来的《等待戈多》将与观众见面。这部蜚声国际的荒诞剧对于中国观众来说并不陌生,而该团主创人员兼具形体戏剧与杂技表演的双重训练背景则使得此番的舞台视觉呈现更具亮点。

国内板块由三部作品组成,分别是7月12、13日由天津人艺演出的《榆树下的欲望》,7月16、17日,由大连市话剧团演出的《一诺千金》和7月28至31日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带来的《长生》。这三台演出可谓各具特色。《榆树下的欲望》是美国著名戏剧家尤金·奥尼尔的代表作之一,此次上演的版本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并创造了渴望、孤寂、贪欲等气氛,以达到人性悲剧的境界。《一诺千金》讲述了上世纪70年代, “赤脚医生”下乡知青周海燕因一次误诊导致患者死亡,由此,她走上用终身兑现承诺的人生之路。探讨了人生矢志不渝的坚守,见证了人心中信念的美好。而《长生》这出聚焦当下知识分子困境的剧目,则不仅是一台三代同堂的温情戏,也是一出“现代寓言”。

纪念演出中,除了邀请展演,北京人艺的“自家戏”也将如约而至。8月5日起经典名作《天下第一楼》讲述饭庄“福聚德”里的世事变迁、人情冷暖。8月25日起,今年人艺唯一的新排原创大戏《玩家》将首度亮相,用诙谐幽默的京味儿语言描绘出古玩行里各色人物的悲欢沉浮。9月14日《洋麻将》再度归来,让观众感受两个人的大剧场话剧典范。紧随其后的《牌坊》则是去年由国家艺术基金支持的原创大戏,讲述北京的故事,更展现了北京的历史。最后,以精妙而机锋的台词而著称的《哗变》将再度上演,为纪念演出收官。

系列活动 展览、讲座与观众互动

除了奉上精彩演出,北京人艺戏剧博物馆还将举办一系列的展览。并将推出一系列观众福利,通过和观众的联系互动,让观众找寻属于自己的剧场故事。

首都剧场专题展,用图片形式全面回顾首都剧场的建造过程和现在拥有的设施资源。届时,观众可在首都剧场休息厅菊隐剧场大厅观看相关展览。

同时,一批珍贵的老物件、老模型和观众捐赠的物品将一并展出,让这些作品带大家回顾其背后的故事。

此外还将举办艺术家对话,通过与立陶宛、法国的艺术家进行对话交流,碰撞出更多关于当下和未来艺术发展的思路与构想。而戏剧博物馆也将开办专题形式的系列艺术讲座,让艺术普及与教育惠及更多观众。

在首都剧场六十周年之际,以低票价回馈学生的学生公益场将继续增加场次,扩大售票规模,让艺术降低门槛,为未来培养更多观众。

另外,对于参与“我与首都剧场”征文活动投稿的观众,进行赠票回馈。而此前参加了戏剧博物馆举办的“我心中的首都剧场”活动的学生也将受邀来到首都剧场观摩演出。此外还将开展寻找老观众等不同形式和内容的与观众互动活动,让观众真正参与到纪念活动中来。

相关新闻

英国名剧《亲密》7月上演

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以后,张晞临第一次出演舞台剧,很是忐忑。接下来的时间,他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排练当中。

中国国家话剧院新锐导演韩杰执导的中国版英国名剧《亲密》,将于7月1日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首演,目前正在北京紧锣密鼓排练中。

实力派演员王海燕、张晞临、于洋、张姝等人主演,分别饰演安娜、拉里、丹安、艾丽丝。两男两女,两对恋人,通过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以风格化、生活化的舞台表演方式,重新演绎这段发生在现代都市人生活中的情感故事。    

文/记者 寿鹏寰

责任编辑:张静(QC000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