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传统文化”进京巡展

2016-05-18 13:30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胡正言《十竹斋书画谱》清光绪刻本 千龙网记者 纪敬摄

圆景图砖雕(清)千龙网记者 纪敬摄

家谱木活字印版(清)千龙网记者 纪敬摄

千龙网北京5月18日讯(记者 纪敬)风景如画的徽州山水、孝悌忠信的徽州文化、诚信为本的徽商精神……古代徽州文化源远流长。5月18日,《明德至善 家国天下——徽州优秀传统文化展》在北京鲁迅博物馆多功能厅展出,这是在安徽博物院展出后的第一次进京巡展。

徽州文物从“小我”到“大家”

本次展出的文物有70余件,其中一级文物7件,包括胡开文娄戈龙文墨模、新安大好山水墨模、清代汪之瑞的《空亭幽树图》、清代汪之慎《设色山水图》、明代《章子钧夫妇子孙容像》、民国黄宾虹《黄山山水图》《太平山水图》,从这些文物展品中可以感受徽州文化的丰厚内涵。

记者发现连鲁博的展厅门口都设计成“粉墙黛瓦马头墙”的徽居建筑特色。走进展厅开篇即是徽州秀美的自然人文景观,探究古徽州丰厚的儒家文化源流,突显徽商这一特殊人群的品质特征;从“小我小家”的幸福美满,升华为“家国一体”所表现出的仁义大爱,最终把焦点落在徽州人发扬“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儒学精神与“重教爱国”的主题思想上,使观众逐步了解徽州文化丰富的内涵。

墨、雕艺术师法自然

徽墨是徽州文化中传统工艺的典型代表,集实用与欣赏为一体,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展品中的《“刺股”“映雪”》墨、《朱子家训墨》,将中国书画艺术和徽墨制模艺术融为一体;《新安大好山水墨模》更直观的展现古徽州人制墨技艺的精湛。

古徽州地区深受儒学影响,结合当地的风俗习惯,形成了独特的徽派砖雕艺术、人文和历史价值。在建筑的砖面上进行雕刻,并且通过千奇百怪的内容和不同的部位之间的雕刻,形成独特的搭配、组合和呼应。展出的清代的《老人教化图砖雕》《画眉夫妻砖雕》刻工精美,寓意深刻,前者体现重视教育,后者体现的是夫妻恩爱的典范,条理清晰明快、布局庄重严谨。

再往里面仔细观瞧,红木雕童子牧牛,“荣阳堂”牌位座屏等木雕摆件,别有一番恬淡、纯朴的田园自然之趣。据策展方工作人员介绍,徽州木雕不是以独立的雕塑艺术形态而存在,而是作为古徽州民居建筑或用具的装饰部件而存在的,具有很强的实用审美性。不论是家具摆件,还是文玩清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徽州民间民俗文化的相互糅合。

新安文化有众长

同时展出的新安理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等艺术门类,都有徽州优秀传统文化的重量级展品,如朱熹《近思录》、官盐牌匾、清道光歙县“磻溪方道生号货真价实”广告印版、“扬州八怪之一”罗聘的《三友图》、以及徽派建筑等象征性的文化符号,是以古代徽州人创造的丰富物质遗存和传统的儒家文化遗产为基点。展览将持续至7月24日。

责任编辑:张露汀(QC0001)  作者:纪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