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月初上映的众多影片之中,已故第四代领军导演吴天明的遗作《百鸟朝凤》不是最受人瞩目的一部。不哗众取宠,不搞怪耍酷,既非喜剧,也非大制作,想要杀出一匹票房黑马似乎也很难。但没有人会否认,这是最具艺术气质的一部。
像许多从事文艺电影的导演一样,吴天明老爷子执导的电影票房不见得有多高,但绝大部分都是耐人寻味的经典之作,像《人生》、《老井》、《变脸》等都是如此。进入新世纪之后,尽管像张艺谋、陈凯歌等人都纷纷染指商业电影,但吴天明老爷子依然故我,仍旧在电影的文艺之路上辛勤耕耘。《百鸟朝凤》是其在七十岁高龄执导的电影,2013年曾获得第29届金鸡奖评委会特别奖。不过,由于文艺电影目前的前行之路较为艰难,直到2014年3月吴老爷子去世时,《百鸟朝凤》仍然没有上映。到了两年之后的今天,才与观众见面,也算是对已经远去的吴老爷子的一种慰藉。
《百鸟朝凤》讲述两代唢呐人坚守传统的故事。在无双镇,唢呐这种艺术形式,不是丧礼的陪衬,而是丧礼神圣和庄严的表达。尤其唢呐曲子,是对逝者的一种道德评价,道德下等的人吹两台,道德一般的人吹四台,道德高尚的人吹八台,只有德高望重的人物,在其死后,才能吹《百鸟朝凤》。因此,能吹《百鸟朝凤》的焦三爷是神一般的存在。不过,老掉的焦三爷急需要一个能够传承衣钵的接班人,这时,蓝玉和游天明走进焦三爷的视野,蓝玉聪明伶俐,但玩世不恭,游天明木讷老实,但勤学苦练,两人可以说各有千秋。经过一番考查,焦三爷最终选择了善良正直的游天明。而气愤不已的蓝玉走出师门,势必要给师父和师弟使些绊子。
进入新世纪以后,唢呐这种艺术形式已经逐步落伍,被流行音乐所代替,传统渐渐失落,再也寻不到往日的神圣与庄严。焦三爷和游天明师徒二人仍坚守着已经老旧的艺术形式,不知变通,不与时俱进,不开拓创新。这并非顽固不化,迂腐不堪,而是对古老传统的坚持和执着。总有一种民族的记忆刻骨铭心,总有一份对艺术的追求令人感动。其实,焦三爷的坚守,正是中国电影人的坚守,而游天明又何尝不是吴天明自己(连名字都如此相似),当电影产业市场化、商业化以后,吴天明的电影就好像焦三爷的唢呐,在商业电影和“唯市场论、唯票房论”观点横行的局面下,仍坚守着不变的信念和温暖的情怀。
有了继承人的焦三爷大概可以含笑九泉了,而吴天明老爷子也是如此。国内的许多导演都受过他的指教,连张艺谋、陈凯歌、黄建新、田壮壮和顾长卫等这些国内外知名的大导演都曾得到他的提携,并以其弟子自称。中国电影目前形成的百花齐放、百鸟朝凤、百家争鸣的局面,吴天明老爷子居功至伟。所以,《百鸟朝凤》是一次祭奠,祭奠已经远去的吴天明,更是一种昭示,昭示着中国电影的发展与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