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5月5日),著名作家、《白鹿原》作者陈忠实的遗体告别仪式在西安市殡仪馆咸宁厅举行。据前往西安参加遗体告别仪式的首版《白鹿原》责任编辑、人民文学出版社前副总编辑何启治介绍,告别仪式上,陈忠实头枕着出版于1993年的首版《白鹿原》书籍离开,整个告别仪式隆重、感人,除业界人士、文艺界名人外,很多普通读者自发前来参加,初步估计有几千人来到现场。
濮存昕、张铁林、郭达、吴京安、芦苇、张嘉译等文艺界名人,中国作协主席铁凝、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著名作家贾平凹来到现场,送陈忠实最后一程。许多读者,或手里拿着发表《白鹿原》的文学杂志,或自己创作悼念陈忠实的诗歌、挽联,或拿着早年珍藏的报纸上陈忠实发表的文章,以各种方式悼念这位他们喜爱的作家。
另据介绍,陈忠实曾说,希望能写一部死后可以当枕头的书。而《白鹿原》这部20多年前写就的作品,倾注了陈忠实极大的心血,获得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已成为当代文学史上绕不过去的经典之作。昨天,陈忠实的遗体安卧在鲜花翠柏丛中,身上覆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头下枕着的,正是出版于1993年的首版《白鹿原》(封面被称为“老头版”的版本)。
何启治介绍,陈忠实是枕着他自己期待的,能够当枕头的这本《白鹿原》走的。大家都感觉到,文学依然神圣。因为其中有好多普通的读者自发来到现场,他们是读了《白鹿原》,前来送这位给我们提供经典文学作品的作家的。何启治说道,他们离开时,还有三五成群的读者往告别的现场赶去。而《白鹿原》产生巨大影响力的过程,本身也是和众多普通读者分不开的。当时《白鹿原》最初出版的时候,他一直为白鹿原得到应有的荣誉呼吁,后来得到茅盾文学奖等奖项,是各方面不断往前推进的结果。
陈忠实生前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他罹患舌癌,前年开始进行检查,于2016年4月29日7时45分逝世,享年74岁。
北京晨报记者 刘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