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幽灵公主》时,他像个新人导演
涉谷:谈谈1997年的《幽灵公主》吧。
铃木:那时候宫先生马上就到花甲了,我觉得做活动可能是最后一次了。因为连续做了几部热门的电影有一些积蓄,所以想尝试做一部投资翻倍的作品,题材是打斗类。吉卜力的培训制度从《岁月的童话》就开始了,我觉得到这个时候培养这些人的时机也成熟了。不过,如果要投入比以往多一倍的资金的话,即使创造出日本最高的票房纪录还是会出现赤字。那么到底要不要做呢?我是想做的。但是相关的各公司对吉卜力的作品第一次产生异议的,也是这部《幽灵公主》。这件事已经过了时效期,说出来无妨,当时以某公司为中心,各关联企业联合起来要到吉卜力来抗议。理由之一,在当时的日本电影界,打斗类的电影绝对红不起来;第二,即使刷新最高票房纪录还是会出现赤字,这种事实在是太愚蠢了,所以要减少预算;还有第三个理由,当时我们的竞争对手是《侏罗纪公园》。光看这些收集的资料冷静判断的话,这部作品百分之一百无法顺利进行。但越是这样我就越想挑战一下。
涉谷:对铃木先生来说,是心里有胜算吗?还是说只是想试试看?
铃木:就是想试试看。
涉谷:(笑)作为制片人来说,这到底算好还是算坏?
铃木:因为想做《幽灵公主》的人是我,宫先生也没觉得非做不可,我还得去说服他,包括我刚才说的那三个理由(1、宫先生年纪大了,能做打斗这种大场面说不定是最后一次了;2、这次是培养新动画人的好时机;3、这些年来吉卜力积累了一些资金,要烧钱得趁早)。顺便说一件事,途中我说:“让吉卜力就这样华丽地谢幕吧!”结果宫先生反而说了句不像他会说的话。他小声问我:“那,社会责任谁来承担?”这其实就是答应我要做了吧。看宫先生《幽灵公主》时的访谈很有意思。无论哪个访谈他都会说:“我跟铃木虽然所有的意见都是一致的,但唯独在‘什么时候解散吉卜力’这件事上意见一直相左。所以,我现在还是想让吉卜力继续下去。”
涉谷:您觉得如果继续下去就会逐步衰落吗?
铃木:本来就是这样,有开始就有结束。我不喜欢以那种摇摇欲坠的方式结束。你看宫先生当时马上就要超过六十岁了。要说今后什么样的日子在等着他,肯定是风烛残年吧。这是我不想看到的。趁着大家还年轻的时候说“再见”,这就是我当时想做的事,也是我的真心。所以我根本没想到他之后还能那么精力充沛地做到《起风了》。做《千与千寻的神隐》的时候也是。不过在我看来,宫先生最厉害的还是在做《幽灵公主》的时候。要说厉害在哪里,那简直就像新人导演干的事。虽说是奇幻作品,但是连在空中飞行都没有,这等于是将自己的特长封印起来、封印了自己擅长的东西徒手去格斗。有人说《幽灵公主》是宫崎骏的集大成,这绝对不是真的,因为这部作品抱着一个过于庞大的主题,到最后都没能完全解决——简直就像新人导演一样的制作手法。整部电影都飘荡着一种躁动感,这绝不是一个成熟的编剧的做法。这种躁动感最后还将现场的观众都卷入其中。集大成的是《千与千寻的神隐》,那才都是他擅长的东西。这样看来,《幽灵公主》真的是将很多新事物全都挑战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