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乐听的是文化味道

2016-04-07 09:36 北京商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古典乐听的是文化味道

   

今年初的新年音乐会档期,在北京、上海、广州的朋友被一支演奏精湛、音色炫丽华美的乐团所惊艳,这支来自“欧洲心脏”捷克的乐团,让一众乐迷陶醉。

捷克共和国,位于欧洲中部,是一个比重庆大不了多少、人口只有1000多万的小国,但在欧洲文化的板块上,却有着特殊的地位,因为其地理位置是衔接西欧与东欧的桥梁,它的文化也兼具着日耳曼与斯拉夫两大民族的特色,从而产生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波西米亚文化。在各个文化领域都留下了浓重波西米亚风。作为这个国家最重要的音乐名片,捷克爱乐以独特的演奏风格与精湛的演绎在欧洲可谓傲视群雄。

美丽富饶的波西米亚与摩拉维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欧洲音乐文化重镇,在这片有着色彩斑斓民族文化的地区出现了斯美塔纳、德沃夏克、亚纳切克等音乐巨人,他们的音乐创作让世界认识了波西米亚音乐的绚丽多彩,也让波西米亚音乐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著名的捷克爱乐乐团正是被公认为传播波西米亚音乐文化的最佳使者。这支乐团创立于1894年,落脚于波西米亚的文化中心捷克首都布拉格。乐团最初是以布拉格国民剧院乐团为基础,1896年1月4日他们在伟大的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指挥下做了首场演出,一举确立为波西米亚地区最优秀的乐团。

说到捷克爱乐,我们必须说说捷克首都布拉格在音乐方面的地位。我们知道布拉格在音乐文化方面的声誉是与德沃夏克、斯美塔纳、苏克、诺瓦克这些捷克历史上著名作曲家的名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正如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布拉姆斯、马勒、斯特劳斯家族之于维也纳。

进一步追溯历史我们还会发现,在莫扎特的音乐创作历程中,布拉格同样曾经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作曲家曾先后三次造访这座城市,他第三十八号交响曲的别名是“布拉格”,甚至出于对这座城市以及市民的喜爱,特意为她创作了歌剧《唐璜》,并将首演放在了迪尔剧院——今天的布拉格国家剧院。因此曾出现这样的评论:“有高度音乐修养的捷克观众,尤其是布拉格观众,比维也纳人更能欣赏莫扎特的天才。”事实上,在今天的世界地图上与奥地利毗邻的捷克,一直是欧洲各地作曲家所向往并关注的音乐重镇,除了莫扎特之外,贝多芬、帕格尼尼、肖邦、柏辽兹、瓦格纳等人都曾在此处留下过足迹、展现过才华。布拉格曾被称之为“小维也纳”,这绝不是浪得虚名的。

昔日的波西米亚王国都城,如今是捷克共和国的经济、政治中心,同时也是无可替代的文化中心。难能可贵的是,数百年来无论政治格局如何风云变幻,历经沧桑的布拉格老城始终保持着古朴典雅的气质并散发着浓郁的文化魅力。在建筑领域,由于捷克人对遗迹保护怀有一份特殊的执著,以至于布拉格成为了全世界第一个整座城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命名对象。而在艺术领域,始于1946年、迄今拥有70年历史的“布拉格之春国际音乐节”早已凭借着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强大的艺术号召力在全球范围内声名远播。而平日里,布拉格每天的音乐演出同样丰富多彩且门槛低廉。本文所着重介绍的捷克爱乐乐团,正是每年“布拉格之春”最主要的一支演出力量,也是如今布拉格众多艺术团体中历史最为悠久、水准最为出众的一大艺术品牌。捷克爱乐正是“布拉格之春”国际音乐节最重要的演出团体,每年的5月12日这一天,也就是斯美塔那去世的纪念日这一天,他们都会用斯美塔那的著名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作为开幕式曲目,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乐迷。

捷克爱乐在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任指挥肯定是塔里奇,他于1918年出任捷克爱乐的首席指挥,在这位伟大指挥家的训练下,捷克爱乐拥有了与众不同的特殊音色,之后在他的弟子库比里克·安塔尔,还有后来的诺曼的带领下,这一传统音色一直延续至今,现任指挥贝洛拉维克在捷克爱乐的弦乐声部早享佳誉,合奏力高强,运弓的整齐划一连号称世界第一乐团的柏林爱乐都羡慕不已。音色整齐的同时又具有古雅的情调。在日趋大同的世界乐团趋势中,他们的弦乐组永远是最能让世人陶醉的音色之一,他们那捷克式独特的音响,在演奏本国作品时,情韵特别美,不容有别的追随者。木管组那种醇厚的音色也是有别于任何乐团的标志性乐音,丝绒般的音色、奔放的波西米亚风都让人们能在他们的演奏中获得美妙的快感。铜管声部与打击乐声部更是能体现出波西米亚民族的那种坚韧不拔,整支的演奏曲目非常广阔,但在波西米亚音乐与斯拉夫系作品中,他们会更加驾轻就熟。

(作者系古典乐著名乐评人、中国瓦格纳协会秘书长)

责任编辑:张静(QC0008)  作者:柯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