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末,上海余德耀美术馆举办贾科梅蒂的大型回顾展,恰逢贾科梅蒂逝世50周年,来自贾科梅蒂基金会的250件左右的展品,不仅有贾科梅蒂备受关注的雕塑作品,还有其绘画、肖像素描、手稿以及相关摄影等档案资料。
他是国际市场上大有来头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尤其是雕塑作品在两大国际拍卖行上都上拍过,也都刷新了相关的拍卖纪录:先是2010年初,其《行走的人》在苏富比伦敦的拍卖会上,以6500万英镑(1.043亿美元)的成交价,刷新了全球艺术品拍卖纪录;到了2015年5月,在佳士得纽约的拍卖会上,其《指示者》又以1.41亿美元的成交价,创造了雕塑作品的全球拍卖新纪录。
佳士得印象派及现代艺术副总裁暨区域总监谭波,援引了下列数字:据Artnet价格数据库显示,2015年贾科梅蒂仅有117件作品上拍,却以拍卖总额2.516亿美金,居全年现代艺术家榜单亚军。而第一名的毕加索,拍卖总额6.5亿美金的数字背后,是多达2800件作品进入拍场。这组数据的对比,可以很形象地说明贾科梅蒂作品在拍卖场的稀有难得,因为全年117件作品包括了他的所有类型创作,雕塑、素描、速写和版画在内。拍卖场上一作难求,自然是持续走高。
苏富比纽约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晚间拍卖主管JeremiahEvarts的话则侧重于作品价值的判断:“今天的藏家正以全面的眼光审视20世纪艺术,而贾科梅蒂的作品真正跨越了现代艺术和当代艺术的分野。他的艺术扎根立体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在二战后发展出一套独有的视觉语言,创造了跨越时间的经典作品。”
两位专家评语,反映了艺术市场对贾科梅蒂这样的大师级艺术家的认识深度,“晴雨表”用来形容股市。价格信息,可以说明艺术市场的有效性。中国有一定的难度,不仅是文化传统的差异,也因为中国的现当代艺术是从西方现当代艺术的学习、模仿中成长起来。对讲究团块、体积的中国美术传统而言,实在是离经叛道。
他的作品,讲究绘画所表现的对象与周围空间的关系,中国买家对此有点隔膜。
上世纪90年代,中国美院刮起过“具象表现”的旋风,就是以贾科梅蒂的艺术为焦点。回顾展,再续前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