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月8日开始,以“中国交响记忆”为主题的国家大剧院第五届“中国交响乐之春”即将拉开大幕。据介绍,在4月8日至29日的12场音乐会中,12支乐团将相继上演29位中国作曲家的34部交响乐作品。著名作曲家施万春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些年各地乐团成立了不少,但是演出中国作品还是少得可怜,不过“交响乐之春”让他看到了希望。
在4月8日的开幕特别音乐会“历史的回声——中国交响乐早期作品专场”中,国家大剧院音乐艺术总监、著名指挥家陈佐湟将带领贵阳交响乐团,为观众奏响一整场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早期交响音乐作品,演出黄自、马思聪、贺绿汀等交响乐前辈的《怀旧》《思乡曲》《塞外舞曲》《大世界》等多部经典。
据介绍,20世纪前期,受西方交响音乐的影响,萧友梅、贺绿汀、黄自、江文也、丁善德、马思聪等作曲家开始了在中国交响音乐领域最早的探索,但有些作品如今面临失传。为传承这些作品,国家大剧院搜集到珍贵乐谱,将作曲家的手稿重新整理,通过当代管弦乐队的“再创作”搬上大剧院的舞台。
对于大剧院的此次搜集整理工作,80岁高龄的作曲家施万春感慨:“培养一位作曲家,是一个漫长又艰辛的过程。中国目前的现状是,许多作曲家的作品得不到机会演出,许多优秀的作品会永远尘封在某个角落。”施万春希望通过国家大剧院的带头,有越来越多的音乐院团扶持中国作曲家,帮他们的作品发出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