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届奥斯卡奖早已颁出,最终,《聚焦》战胜了此前被国内很多人看好的《荒野猎人》,获得了最佳影片奖。
很幸运,我是“猜对了”,属于国内很少几个猜对这个奖项的人。印象中除了高晓松在《晓松奇谈》中赌《聚焦》得奖外,再也没看到押这部电影得大奖的人了。
几乎百分之九十的影评人和媒体都把大奖押在了《荒野猎人》身上,押的理由也千奇百怪,其中,奥斯卡“阴谋论”最多。
“阴谋论”之一是那些博彩公司开出的赌注,有一家“微信公众号”在此前的猜想中声称,自己对于本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猜测一定百分百准确,“因为谁准确也没有博彩公司准确,”于是这家“微信公众号”就一口认定,跟着博彩公司的“赔率比”走一定没有错。
“阴谋论”之二是拿影片的投资人当赌注,有媒体和影评人认为,《荒野猎人》的其中一位投资人在好莱坞非常有权势,有了这个护身符,本届奥斯卡奖的最佳影片一定“非它莫属”,结果当然是猜错了。
“阴谋论”之三是拿此前的金球奖和美国导演公会奖等影片的得奖情况来推测奥斯卡奖的获奖名单,很多人得出结论,《荒野猎人》在此前的金球奖中收获了最佳影片奖,所以本次的得奖概率最高。
“阴谋论”之四,就是美国各大媒体和电影网站的预测。此前,包括《纽约时报》等著名报纸都猜测《荒野猎人》的机会最大。而国内很多网站和媒体同行在引用这些观点时人云亦云,跟着别人的观点走,也学着把宝押在《荒野猎人》身上,结果自然是错了。
我承认现实生活的不完美。凡是评奖,只要涉及到人,就没有绝对公平的事儿。这是每一个成年人都知道的道理。比如德国的柏林电影节奖就对中国人的电影作品比较青睐。像张艺谋、李安、谢飞、王全安等中国电影人的作品一再在柏林得奖,如果要说电影节没有倾向性,那也说不过去。
虽然我也在一定程度上相信“阴谋论”的存在,相信在体育比赛中会出现假球,但我绝对不相信所有的比赛都是假球。
对于电影也一样,在众多的“阴谋论”者眼中,奥斯卡奖似乎早已在颁奖前就已经根据游戏规则确定了名次,这些人,也许连八部入围“最佳影片奖”的电影都没有看过,就早早认定了自己的所谓“判断”,这样的猜想,不出错才怪呢!
电影《道士下山》中有一句话,叫“功大欺理”,说的就是一个人的功力大到一定程度,很多看来不可能实现的功夫都变得可能。这一点,也适合电影的评奖。当一部好作品在思想深度和艺术创新等方面要远高于别的电影时,所有的天平都会向着得奖的方向倾斜,即便有人提前向那些评委们拉过票,打过招呼,也可能会无济于事。
这两天,我微信朋友圈中的一位电影导演这样写道:没看《荒野猎人》和《聚焦》之前,对于一部获得了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和最佳摄影三个重要奖项的电影没得最佳影片奖百思不得其解,看了两部电影后发现,原来奥斯卡评委还是很公正的,后者在思想深度和艺术创新上要高于前者,《荒野猎人》没得奖,才是情理之中。
中国一句老话叫“文无第一”,文艺作品很难评出高低,每一部入选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电影,一定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与其相信那些子虚乌有的“阴谋论”,还不如相信自己的眼睛,其实,当你不偷懒地把八部影片都看完后,你的脑海中一定会出现一部最打动你的影片的名字,这样选出得奖影片,即便“输”了,也没什么可惜的。好电影,终究会战胜时间,最终获得越来越多人的认可,比如历久弥新的《肖申克的救赎》、 《愤怒的公牛》等影片。奥斯卡不给它们颁奖,时间最终会给它们加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