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画的电影穿越之旅

2016-03-09 15:21 北京晨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世界名画de电影穿越之旅

电影作为一门发生在镜头前的艺术,每个镜头都要以美感为前提,而电影镜头常常在有意或无意间带到一些名画,这些名画或烘托故事情节,或映射人物性格,或暗示历史文化背景,或提点哲学心理思绪,不管是主人公心灵交流爱意萌生,还是超级大盗在博物馆下手,名画的电影穿越之旅都给观众带来了许多惊喜,而两种艺术形式自然也碰撞出不少魅力和精彩。

电影:《偷天游戏》

名画:莫奈《暮色中的圣乔治马乔雷大教堂》、雷尼·玛格利特《人子》

关联度:★★★

影片讲述一名上流富商兼收藏家,因无事消遣,竟学贼偷画和警方玩起捉迷藏的游戏,因而当女保险侦探认定他是偷画贼时,他也毫不畏缩,还为自己终于能遇到一个可以斗智斗勇斗情斗欲的高手感到庆幸。影片没有刻意制造紧张的气氛和高超的偷盗手段,而是用一种轻松浪漫的节奏营造了一个神偷的生活,女主角完成了工作,却输给了爱情,布鲁斯南还回了名画,却偷走了一个女人的心,更被影迷戏称为“披着神偷外衣的爱情睿智电影”。

该片的人文元素也成为另一大看点。电影以两幅具有特殊意义的名画为线索,将两位主人公紧紧地绑在了一起。《暮色中的圣乔治马乔雷大教堂》是法国印象派画家代表人物莫奈的作品,另一幅《人子》出自比利时超现实主义画家雷尼·玛格利特之手。画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主人公内心世界和精神状态的一种视觉的隐喻。事业的成功,财富的积累,这一切不过是身外之物,找到内心的自我和平凡的幸福才最真实。

电影:《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名画:维梅尔《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关联度:★★★★★

影片《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由同名畅销书改编,以这幅名画的创作作为故事主线焦点,女主角葛丽叶是出身贫苦人家的少女,后前往画家维梅尔的家中帮佣,这期间,葛丽叶必须在好色画商、掌握权力的老夫人、忌妒狐疑的少夫人之间周旋,更重要的,她爱上了男主人。而拥有极高艺术天分的葛丽叶,深深影响了维梅尔的创作,甚至成为画中的模特,但却因为身份地位的悬殊,而空余一场情恨。

名画《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是维梅尔于1665年创作,当时维梅尔用烧热了的针在葛丽叶的耳朵上穿出一个可以戴得上耳环的孔,戴上珍珠耳环的葛丽叶忍着眼泪对他回眸。一幅传世佳作就这样诞生了。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里的画面犹如油画般美丽,极其逼真、传神地营造了维梅尔的画境:居于画面左边的窗户,有明亮的光入内,面向窗的画中人淡定安静,身边有旁物动静和谐。光影的融合美丽,衬托出男女主人公的暧昧情愫。两人目光闪避,欲言又止,表面风平浪静,心里却是暗潮汹涌。

电影:《夜巡》

名画:伦勃朗《夜巡》

关联度:★★★★★

这部影片讲述了荷兰著名画家伦勃朗的浪漫情事和职业生涯,并着重讲述了他的代表作《夜巡》的创作过程。伦勃朗一直是上流社会的肖像画家,他拥有接踵而至的订单,美满甜蜜的爱情。直到1642年他的妻子为他生下小儿子不久去世,生活开始大转折。随之而来的是因为为阿姆斯特丹射击手队创作的集体肖像《夜巡》被顾主告上法庭,使伦勃朗蒙受了事业上最重大的一次挫折。此后他的事业开始衰落,并深陷债务之中。

名画《夜巡》是描绘阿姆斯特丹民兵队伍的群像画,传说伦勃朗在此画中精心布局了51个谜团,指控画中人物涉嫌一桩谋杀案,因此所有的光影、34位人物的姿态手势、对比、细节、戏剧张力、构图都被认为是刻意安排的,为了向大众披露主事者图财谋权的真相。《夜巡》不仅是伦勃朗毕生最重要的作品,也是荷兰绘画史上最著名的经典。值得一提的是,影片有着油画一般的构图和用光,剧中人肆意地站出来旁白。这部传记电影,每一格影像都仿佛伦勃朗的画作。

电影:《天机·富春山居图》

名画: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关联度:★★

电影《天机·富春山居图》讲述的是中国特工同日本黑帮以及英国大盗三方之间为了保护和争抢辗转流失、历经磨难的中国元代古画《富春山居图》而发生的夺宝故事。影片虽然云集了刘德华、林志玲、张静初等大牌明星,但是电影的精彩程度却远远不及《富春山居图》真实的历史来得传奇。

名画《富春山居图》出自元代山水画大师黄公望之手,是黄公望年近八十才创作出来的。此图前后共耗时7年,是黄公望晚年之作,也是其艺术创作的顶峰。画作中,“景随人迁,人随景移”的步步可观的艺术效果、贯穿其中的黄公望首创的“浅绛法”笔墨,都使得这件作品成为传世之作。据说为了画好这幅画,他终日不辞辛劳奔波于富春江两岸,观察烟云变幻之奇,领略江山钓滩之胜,并身带纸笔,遇到好景,随时写生,富春江边的许多山村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深入的观察,真切的体验,丰富的素材,使《富春山居图》的创作有了扎实的生活基础。

电影:《忘情毕加索》

名画:毕加索《梦》、《哭泣的女人》

关联度:★★★★

这是一部刻画印象派大师毕加索一生的电影,改编自《毕加索传》,毕加索令人赞叹的精力、创作才华和错综复杂的感情故事是这部影片的精华。

影片中出现的毕加索名作《梦》,堪称毕加索对爱情的最佳演绎。1927年,47岁的毕加索与17岁的少女初次相遇,从此,这位少女便一直成为毕加索绘画和雕刻的模特儿。又过17年,64岁的毕加索给她的生日贺信中说:“对我来说,今天是你17岁生日,虽然你已度过了两倍的岁月。在这个世界上,与你相遇才是我生命的开始。”而这幅名作《梦》创作于1932年,可以说是毕加索对爱情的最佳诠释。作品中,毕加索只用线条轮廓勾画女性人体,并置于一块红色背景前,女人肢体没有做更大分解,稍作了夸张划分,色彩也极其单纯,毕加索用最简单的绘画表现出了一个在梦境和现实中的少女。

电影:《泰坦尼克号》

名画:毕加索《亚维农少女》、莫奈《睡莲》

关联度:★★★

这部电影不用再多介绍了吧,女主角露丝的爱好除了骑马就是艺术,而杰克恰恰就是她在艺术上的知己。片中露丝房间里摆放着自己买的画,未婚夫卡尔不屑一顾地指着其中一幅说,这肯定不会成为名作,而那幅画其实是毕加索的《亚维农少女》,这幅创作于1907年的作品是第一张被认为有立体主义倾向的代表作,卡尔的态度是那个时代主流对于立体主义的主要态度,而露丝当时却笃定地说这个画家将来一定会出名。而当杰克走进房间,他却默契地喊出了“莫奈”的名字,原来露丝还买了莫奈的名作《睡莲》。可想而知,那些画当然没有随着泰坦尼克号沉睡海底,而是成为了名垂千古的画作。

电影:《007大破天幕杀机》

名画:莫迪里阿尼《持扇的女人》

关联度:★★★

这部电影的情节也不用过多介绍了吧,片中邦德在上海跟踪杀手时,对面建筑里出现了长镜头对焦的名画《持扇的女人》,正是预示着有神秘的女人要出现。结果在后来的镜头中,另一位邦女郎就不出意外地出现在大家眼前了。她复古性感,美艳迷人,如画中拿扇的女人一样神秘而复杂。

然而,这幅名作的作者莫迪里阿尼的绘画历程只有短短的五年时间,但他笔下的人物肖像尤其是女人肖像却是美术史上最独特的女人像,画中的女人被刻意地拉长了面部和颈部,即便如此,女人的魅力与韵味依旧不减,评论家认为他是近代美术史上开创了女人变体绘画的第一人,也是第一位变体人物肖像画的大师。

电影:《纵横四海》

名画:特鲁伊贝尔《女仆》

关联度:★★★

和国外的神偷在博物馆下手的桥段类似,《纵横四海》里周润发、张国荣和钟楚红这三名青梅竹马的神偷下手的主要目标也是名画,在电影中贯穿全片的重要道具就是朱尔斯·谢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法国画家保罗·德西雷·特鲁伊贝尔的名作《女仆》。当时电影的DVD封套还专门把这幅画印了上去。

名画《女仆》中,画家通过对一个女仆及其环境的简洁表现,展示了令人神往的东方情调;女仆裸露着上身,健壮丰满,服装极富阿拉伯风格,端庄的面容略带阿拉伯女性特有的忧郁,手端着阿拉伯人的水瓶走向主人。

电影:《达·芬奇密码》

名画:达·芬奇《维特鲁威人》、《岩间圣母》、《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关联度:★★★★★

影片《达·芬奇密码》根据美国作家丹·布朗的同名畅销悬疑小说改编,以达·芬奇的作品作为线索,用大胆的联想展开探险,最后得以解开神秘组织隐藏的真相。

在这个故事里,达·芬奇的艺术作品被原著作者从科学的角度分析和诠释,而诸如《维特鲁威人》、《岩间圣母》、《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这些不世之作通通都成为故事中的关键,替主人公解开一个又一个谜团。比如,卢浮宫馆长索尼埃临死前将自己布置成《维特鲁威人》的形状,既暗示了达·芬奇与郇山隐修会的关系,又为兰登破解拱顶石秘密提供了线索。而当索菲和兰登来到最著名的《蒙娜丽莎》前期望寻求答案,在祖父留下的字迹的提示下,索菲找到达·芬奇的另一幅作品《岩间圣母》,并在油画后面发现了一把十字形的钥匙。

责任编辑:王健岚(QN0029)  作者:张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