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迪斯尼少有的春季档动画片,《疯狂动物城》显然是有备而来。2016年,迪斯尼的90周年,推出第55部动画长片,迪斯尼从动物形象的卡通起家,这一次又回到久违的全动物卡司阵容。《疯狂动物城》片头不见那座熟悉的城堡,取而代之是黑白片的米老鼠戏谑地吹着口哨,在迪斯尼的世界,历史从不是凝重的存在。
尽管如今的迪斯尼时常面对水准下降和为了敛取周边收入而做电影的质疑,这部《疯狂动物城》还是口碑先行,点亮了春季档。
这部电影的故事内核很传统,正义与邪恶的较量,追求个人价值与实现社会担当的并行,如果只考量故事,满分为10分的话,我只能给出6分,因为对于看过各种烧脑大片的观众来讲,剧情并没有太多悬念,刑侦破案的过程也没有很吸引人。但是角色的塑造我要给出9分。我们看过太多堪称完美的动画电影主角,也才有了那句——“童话里都是骗人的”。2010年,环球制作的《卑鄙的我》成功塑造了一个“坏人”典型,这种反差效果突破观众的观影经验,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类似的道理,我认为这次《疯狂动物城》的角色就是胜在它们的不完美。
敢于让每一个角色示弱,是主创的卓识和冒险,也是出奇制胜的妙招。发愤图强的“女一号”兔朱迪忠于理想、襟怀天下,但难免稚拙,才会落入羊副市长的圈套。“男一号”狐尼克则一亮相就是个“坏人”,原本就被贴上狡诈标签的他经营投机倒把的买卖,兔朱迪胁迫他帮助破案,才发现他被坏毛病遮盖住的热心肠。其余几位,牛局长的专横、狮市长的自大、羊副市长的伪善等等,与个性突出相匹配的就是它们都缺点暴露。在这个看似毛茸茸、乐融融的乌托邦里,一样存在着特权阶层和阴暗角落,这种反差带来角色间奇妙的化学反应,不断拨动观众的神经,让大家保持了对角色命运走向的好奇心,不知不觉被他们“人”格魅力的磁石牢牢吸住。
看迪斯尼的动画电影,每个人进场前都会做好笑的准备,那些惹人发笑的梗从哪里来?除了细节,还是细节。“萌萌哒”早已过时了,现在流行“贱贱哒”。兔朱迪被狐尼克蒙蔽,试图帮他购买冰淇淋的时候,指责大象的冰淇淋店存在卫生隐患,一只正在用鼻子做冰淇淋的大象慌忙丢下冰淇淋,还把鼻子上残留的冰淇淋迅速在前襟抹了两把。这种拟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立刻勾起大家的通感,就像看到身边某个贱贱的小朋友刚偷吃完奶油蛋糕嘴巴一抹的样子。还有收获最多好评的那只叫做闪电的树懒,原本只是情节推进中极小的一个环节,因为他超级迟缓的行动而带来的笑点被最大化利用,细到一个眼神、一个全部展开需要5秒钟以上的笑脸。他的段落也作为主创最得意的部分被剪进预告片中。
美国著名动画师,同时也是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和迪斯尼动画工作室首席创意官的约翰·拉赛特曾说:“艺术创作挑战科技,科技又启发了艺术创作。”《疯狂动物城》可以算作是给技术控们的一个福利。片中的动物形象设计遵循与实际大小吻合的原则,不同物种错落有致,分别居住于城中不同的区域,一列火车到站,三扇不同规格的门打开,参差不齐的乘客各行其道。每个动物形象的塑造都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因为动画师的功夫细到每个动物的每根毛发都是单独创建,一个角色的毛发从几十万根到几百万根不等,才有了他们举手投足间的机灵劲儿。动物城不同区域有着截然不同的景观设计,当兔朱迪第一次离开她生长的兔窝镇,去往动物城,沿途的美景堪称奇观。撒哈拉沙漠、冰川镇、雨林区、草原中心……既有原始自然的风貌,又有繁华都市的景象。我始终认为,电影应该承担展现奇观的功能,不需要每部电影如是,但商业动画电影如果缺少叹为观止的奇景,也就等于放弃了刺激观众感官的大好机会。兔朱迪乘坐列车一路行进的景象,是我眼中的华彩段落,特别是穿梭雨林时从天而降的雨滴落在透明的车顶玻璃的效果通过3D技术展现在眼前,亦真亦幻的美感让我感动。现实生活总是残酷,人类仍然在不懈努力地用无限想象去营造极致之美,是对美向往的本能,也是弥补周遭缺憾的慰藉。
接下来我想说的部分可能与喜剧有些距离。观影前看到许多评论为这部电影弘扬的正能量点赞,感觉会艳阳高照,让我这个经常在树荫下徘徊的人也心向往之。片名Zootopia源自utopia(乌托邦),直译就是动物乌托邦,引我遐想无限。在这里,动物终于进化得文明了,食物链扁平化,它们有能力构建和管理自己的城市,现代科学技术的使用毫不逊色于人类,但如果把每个动物都转换成一个人,片中动物们的乌托邦不过是人类社会的现状而已。人吃人是不行的,而标签化的偏见与歧视,弄权者的野心与阴谋,利益驱使下的罪恶,却一样都不少。这确实很“三贴近”,也赋予兔警官和她的小伙伴们存在的必要性,可对我这种想太多的观众来说,感觉电影好看,但是寓意有些过于沉重了。动物一通折腾,进化完就变成了现在的人,而没有像《达尔文》歌里唱的那样“进化成更好的人”。说好的乌托邦呢?只是勾勒出大同世界的幼儿园级雏形,动物的另一个江湖而已。或许是我太苛责,人都没做好的事情,还能要求动物怎样?人的世界里没有见到乌托邦,本想去动物世界里做个梦,结果梦里还是难免残忍。太普天同庆的卡通容易被诟病低幼,太贴近现实生活就难免讽刺。这或许是影片的高明之处,也让我意识到它不再是我童年的迪斯尼了,长大的我对有史以来看到的最深刻的一部迪斯尼动画,摊手。
一场电影看完就像一个梦醒了,但对于迪斯尼的梦,我格外眷恋,毕竟它保鲜着我童年的记忆。记得去年冬天在东京看迪斯尼焰火秀,灰姑娘城堡上光影玄幻,上演我最爱的动画片段,那是我成长记忆最绚烂的一次回放。祝福迪斯尼的90周年,希望梦延续,我们都不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