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遍京沪的战马乔伊再战广州

2016-02-26 14:45 羊城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红遍京沪的舞台剧《战马》即将抵穗 战火中上演“人马情未了”

男孩艾伯特和小马乔伊一起长大

《战马》的场景、服装都非常考究

过去几个月,舞台剧《战马》的主角——战马“乔伊”先后在央视春晚舞台和广州“小蛮腰”脚下惊艳亮相。还有不到两周,从3月8日起,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制作、演出,北京壹仟零壹夜演出经纪有限公司独家运营,中国国际演出剧院联盟联合制作的《战马》中文版舞台剧终于要来到广州了!关于《战马》的那些事,你都了解吗?

《战马》的故事,为什么感人?

舞台剧《战马》改编自英国儿童桂冠文学作家迈克尔·莫波格的同名小说,故事背景设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一个英国农场主买下一匹小马驹,他的儿子艾伯特给小马取名“乔伊”并把它养大,在成长过程中孩子跟马建立了深厚的情感。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农场主为拯救濒临破产的农场把乔伊卖给了军队做战马,艾伯特与乔伊告别,并发誓他们一定会再见。

后来,艾伯特为了寻找乔伊,谎报年龄参军。一次作战中,艾伯特受到催泪瓦斯的攻击导致暂时失明,被送回营地医院。此时,身受重伤的乔伊正巧也被带到营地,兽医觉得乔伊伤势过重,很难救活,不如将其杀死。就在乔伊被枪杀之前,艾伯特认出并救下了乔伊。战争结束了,他们一起回到了农场……

《战马》原作者莫波格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一名经历过一战的英国老兵,他曾向莫波格讲述了战争中他与马的故事。据莫波格统计,整个一战共有超过1000万匹马死于战场,和死于战场的士兵人数相当。故事中,战争让人变成了魔鬼,唯有在小男孩和战马身上仍然能够看到高贵的情谊和人性的光辉。虽然故事是虚构的,但很多人都认为,在真实的战争中,士兵身处杀戮的环境,是战马让他们保持人性。

《战马》上舞台,有什么好看?

《战马》舞台剧对细节的把关几近严苛。据了解,《战马》中用到的2000多件服装,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演出服”。每个角色从衬衣、裤子、靴子到服装的花纹、面料,都是服装师一帧一帧参考英国原版录像原样复制,所有的细节都是一战时期原汁原味的重现。在英国版《战马》中,舞台上使用了一战中真实参战的兵器。来到中国,不能使用真实枪支,为了保证演出效果,《战马》舞台装置团队变身发明家,制出了音效、外形足以乱真的道具。

哪怕在观众看不见的环节,《战马》剧组也毫不放松。《战马》的音响是环绕声设计,一楼观众席有6个环绕音箱,二楼有4个环绕音箱,并且在特定区域补声,这在现场舞台剧演出中极为少见。当你置身《战马》的演出现场,会感觉比电影的音效还要震撼。在灯光方面,追光和逆光的运用在《战马》中远远超过了一般的舞台剧。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舞台剧需要用到的几种灯在中国已经停产,灯光师们严格按照英国国家剧院的标准,在全球寻找到匹配的设备。

链接

体验课揭

《战马》之秘

虽然是儿童文学,但《战马》感动了不同年龄层的读者。正如作者迈克尔·莫波格所说:“好故事是给每一个人的,无论你是3岁还是93岁。”舞台剧《战马》的英文原版导演汤姆·莫里斯也是经由母亲推荐,才接触到《战马》这部小说。舞台剧的改编工作从2004年开始,经历三年的精雕细琢,终于在2007年首演,如今已在全球演出超过4000场,吸引600多万观众。

对孩子而言,《战马》特别有吸引力。在英国,《战马》有1/3的观众是孩子,而且该剧是很多孩子人生中看的第一部舞台剧。作为一匹不是真马胜似真马的马偶,乔伊走到哪里,都会成为孩子们的大明星。乔伊是怎么动起来的?怎么发出声音的?操作乔伊的演员是怎么配合的?……每个看了《战马》的小观众,脑中都有这样的“十万个为什么”。

为此,《战马》中文版剧组推出了《战马》艺术体验课,邀请小朋友和父母一同来参加。体验课通过一系列寓教于乐的小游戏,由《战马》的马偶演员为小朋友展示乔伊的“秘密”,不仅能够解开小朋友心中的疑惑,也让他们深入了解舞台剧这种艺术形式。

从3月8日至5月3日每周二至周日,《战马》在广州大剧院每天上演一场。此前,《战马》中文版剧组将在广州举办《战马》艺术体验课,邀请对舞台剧感兴趣的观众走到幕后,一探《战马》的秘密。

责任编辑:张嘉玉(QC0006)  作者:胡广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