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飞鱼秀停播 “急流勇退”最难也最完美(2)

2016-02-26 08:35 北京青年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照耀彼此的脸 茫茫人海相互看见

回首

“飞鱼秀”开创了互相砸挂的广播风格

到四楼直播区,我先走进和直播间隔着透明玻璃的导播室,张一天打开微信公号后台,感叹才没多久竟已被粉丝留言刷爆了。我看见一条写道——“今天就不应该上班,应该在家里好好哭一场。”

按“飞鱼秀”惯例,八点节目开始要播报一堆城市天气:北京、上海、合肥、兰州……最后一期,小飞和喻舟决定每播报一座城市,就和那座城市的听众讲讲话,分享他们俩与之发生过的缘分故事,或者心愿,例如2016年,小飞计划要把自己的吉他班办到上海。

喻舟发现玻璃后面的我,微笑致意,对着话筒说:“今天很多人来看我们,有国际台的同事,还有采访我们的记者!”

放歌时段,我挪进直播间。喻舟和小飞坐在一条弧形木质长桌后,面前架有五块屏幕,机箱显眼位置摆着一块“ON AIR”红色牌子。长桌前狭窄的通道上,《飞鱼秀》纪录片团队的四台摄像机紧密聚焦两人的一举一动,其间不断有CRI其他频道同事进来打招呼、安静凝视。

时间回到2004年8月2日,喻舟和小飞的第一期“飞鱼秀”。两人联手,是因为此前喻舟的搭档、外籍主持人Ramy离开,小飞紧急上阵支援。如今回听第一期音频颇为有趣,喻舟开场狂飙语速:“Ramy走后,还以为是自己孤孤单单一个人,没想到还有人愿意照顾我,这个伟大的人是谁呢?”

小飞冒出来第一句:“终于发现了比Ramy更惨的人……”

首度合作,喻舟对小飞的称呼还是他英文名字“Felix”,两人的语气还比较正经、“收敛”,但仍能体会到自然流露的默契感。初来乍到,嘴皮子厉害的小飞已经毫不客气开“损”喻舟。

集资讯播报、话题闲侃和英文流行歌放送为一体,在当时的广播圈,“飞鱼秀”节目形式不算新奇,可小飞和喻舟凭借自我独特个性,硬是树立起了前所未有的节目风格。这对搭档渐渐积攒起响亮的江湖名声,在天南海北大批晨间听众耳朵里安营扎寨:小飞犀利毒舌,审视生活诙谐而深刻;喻舟阳光天真,时常炸出一长串“哈哈哈哈”,还难逃永远被小飞调侃、“鄙视”的命运;对话内容彻底跳脱出生硬刻板的场面话,各自私下生活的样貌一点点呈现在这个公共平台上:家庭成员、兴趣爱好、情感动态……为粉丝们所熟知和津津乐道。

“我们刚开始做节目时,面对的那个时代并不是一个大家习惯互相开玩笑的时代,反而是相对来讲‘你好我好’那种,是一种比较严肃的状态。那时大家播新闻还属于那种播个稿子得说两遍title,‘中央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在相对严肃的大环境下,“飞鱼秀”抛弃一板一眼的台本,突破和改写了传统主持搭档的关系,不再小心翼翼、“相敬如宾”,而是本色出演、释放自我。

飞鱼秀至少在北京创立了这样一个风格,就是“互相砸挂”。小飞对我说。

全新风格扑面而来,初期有人大加赞赏,也有人接受无能,给台里写投诉信。那时他们心态很淡定,认为如果大家都顺着自己,代表节目的受众面很窄了。

喻舟告诉我,她喜欢“飞鱼秀”里的他们是真实的,她讨厌做作和装的东西。高中时代喻舟做电台节目就坚持反传统主持,敢讲其他背稿主持人从没说过的话,公开场合的言论都是心中真实念头的投射。“我做这份工作,发现他(小飞)也是这样的人,不会说上纲上线的场面话,而是真实的话,我觉得这点两人挺契合的。”

小飞接过话头:“因为没学过,也没人告诉我到底应该怎么干。”

没有范本模仿,全靠自己摸索,“飞鱼秀”早先定位是“21世纪的相声”,后来发展又接近于真人秀。小飞笑说,他一直琢磨这档节目到底要做多久,忽然间十二年就过去。

责任编辑:纪敬(QC0003)  作者:沈杰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