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部情人节电影却打坏一手好牌

2016-02-16 07:59 文汇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不是所有的玫瑰都叫爱情

对电影营销手而言,要推销情人节电影,实在小菜一碟。首先,在这个属性甜蜜的节日大旗下,消费从来不缺驱动力,仿佛只有“买买买”才是印证感情的最佳法则。其次,情人节谈谈风月、看看电影天经地义。相比其他类型片,直奔爱情主题的情人节电影从来不乏明星与颜值,仿佛有了玫瑰与亲吻,所有的浪漫便顺理成章。

但刚过去的情人节电影却兜头一盆冷水:纵有名导、影帝、影后扎堆,纵然搭上火热滚烫的春节档尾声,《奔爱》《高跟鞋先生》《谋杀似水年华》3部新片却换不来情侣们相拥买单。情人节当天,豆瓣评分低至3.3、5.7和3.6。看着章子怡、潘虹、王千源、郝蕾这些实力派“好牌”被打烂,网上所有的吐槽汇成一句——不是所有的玫瑰都能叫作爱情,不是所有的情人节影片都在讲述真心。

23

至美的风景也映衬不出多么真挚的爱恋,《奔爱》中5位导演全球取景5段情感故事的罗列,虽有动情之处,但更多的是对爱情的矫揉造作,电影看似以爱为名的饕餮盛宴,实则只是一场应景节日的命题作文。图为《奔爱》海报。

“情人节特供”,但不该挑战观众智商

多少年来,以爱为精神食粮的痴男怨女们谱写了一首首如歌情诗,它们全被精明的电影人刻录下来,贩卖给世人。卷帙浩繁的爱情童话,传颂过真爱信念,也流传下一句“恋爱中智商为零”的戏言。不幸,今年的“情人节特供”,关于爱情的美德太过肤浅,戏言却意外成真。

杨颖与阮经天主演、潘虹与郝蕾客串的《谋杀似水年华》显然没有达到预期。从剧情看,白领小麦在结婚前夕因整理父亲遗物而身陷一桩陈年旧案,往事里有身世之谜,也有初恋情愫——爱情打底,悬疑先行,原著小说还算不错的脚本。而该片导演陈果,也应该是值得期待的,因为他是拍出过《香港制造》《榴莲飘飘》的人。但这一次,不但枉费了好故事,还谋杀了导演昔日美名。论情感冲突,下跪、嘶吼、排比句式的表白,不比走心只比矫情;论剪辑手法,正叙、倒叙、胡乱穿梭时光。

陆可导演,杜江、陈学冬与薛凯琪主演的《高跟鞋先生》也俨然把笑话撑成一部电影——朝夕相伴的“闺蜜”却不知对方真身为男,是这世界已雌雄莫辩,还是影片主创低估了观众智商?片中,游戏设计师杭远从小暗恋同校才女,可每次表白都被他人捷足先登,在女主角遭遇背叛转而与闺蜜越走越近时,设计师决定男扮女装大胆追爱。怎么看,这都是部在爱情名义下挑战观众智商与品味的影片。其实,从发布海报开始,该片的低级趣味即显露无遗。“只要臭不要脸,就没拿不下的女神”,如此宣传语,与片中的价值观扭曲、愚蠢虚荣却不自知倒是完美呼应。

责任编辑:纪敬(QC0003)  作者:王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