掂量一下对手 看戏剧往哪里走

2016-02-04 09:09 北京商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掂量一下对手,看戏剧往哪里走

  《食堂》剧照  

今年初北京演出市场发布大数据,整个舞台艺术总体票房近16亿元,与之对应的是去年末电影市场相当振奋人心的400亿元票房。当然,单纯做数字对比,除引发感叹实在没多少实际意义。当电影多以工业面貌出现,戏剧还是手艺人的活儿,这活儿到底该怎么练,舞台的故事该怎么写,演员该怎么调派,观众该从何处培养, 人艺老导演顾威有自己的门道。

现实主义是戏剧要义

去年初第一次见顾威,是在北京人艺新戏《食堂》登台首都剧场的时候。那部戏再度扛起了北京人艺现实主义的大旗,以国营钢厂的食堂为背景,熟悉的打饭窗口,身穿白大褂的师傅,排队的人群,散发出浓浓的生活气息和老北京的人情味儿。

每晚戏开演前,75岁的顾威都喜欢躲在舞台帷幕后面,看一看来看戏的观众们。“我特别喜欢找不到厕所的观众,这说明他是第一次来看戏。”在他看来,新的观众代表了一种新的生命力,代表了话剧艺术生生不息的火种。

言谈间,不难发现老爷子是一个非常鲜明的人,语带讥讽,想必年轻时候是有点脾气的,当然这总归是出于对戏剧的执着。“一个导演,要是不把戏排明白,不叫有功夫,也不叫好导演。更何况现在有的导演是故意不把戏排明白,导演把观众忽悠得糊里糊涂,还有一帮‘粉丝’越看不明白越觉得好,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社会风气。”顾威永远记得导演夏淳生前对他说过的一句话,那就是要把戏排明白。“当时没觉得有多深刻,但是后来当我看过一些戏,自己也排了一些戏之后,才发现这确实是至理名言。”

对于一个自幼热爱戏剧,又深受老一代艺术家影响的戏剧工作者,传统这两个字已经像种子一样在他心田里扎根、发芽、成长。即便退休多年,顾威仍然倾尽心力投身戏剧,坚守人艺传统已经成为他自觉担负起的重任。“老一代艺术家的风格是人艺传统,这种传统在我身上的影响是对戏剧正面的理解,而不是歪七扭八的理解。我认为戏剧传统很简单,就是要给观众正常的娱乐、洗涤、教育。”谈到戏剧文化发展,顾威格外坚定。

戏剧须得掂量强大对手

北京人艺演剧学派创始人焦菊隐先生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就指出:“电影事业将永远是戏剧的强大对手,目前在上海、广州、香港和北平有十来个电影制片厂,而且它们在经济上有坚强的后盾,可以吸引大批演员。”

“现在跟那个时候又不能比了,影视制作单位大大小小,林林总总有成百上千,戏剧已完全不是影视的对手,演员们‘出镜’趋之若鹜,既可多挣钱,又可成明星,名利双收,何乐而不为。这在中国国内戏剧院团已是不争之事实。”顾威说。然而,在近邻日本,那个市场经济不可谓不发达的国家,著名的亚洲最大剧团四季剧团,却在入团合同中明文规定:剧团演员一律不准接拍影视或广告,违者请自动离团。

“据说现在流行混搭,而且大有蔓延之势,艺术院团与电影公司混搭也已初现端倪。不难想象不久之将来,剧院很可能被公司混掉,领导改革政绩有了,腕儿们更加为所欲为名利双收,剧院戏没了或只剩装样子撑门面,剧院将可悲地沦为影视的人力储备库,还谈何戏剧艺术?”顾威因忧心而愤慨。“如果说过去戏剧院团演员出去拍影视作品基本还属个人行为,院团只负基本管理之责,如今好了,有的院团已挂两块牌子,戏剧和影视,有的院团主要演员或能‘活动’的人,已常年不在院团演戏,都出去挣大钱快钱去了,不得已排个戏,捉襟见肘,缺兵少将,连拉带借,或以刚毕业的学生充数,有的院团人员严重流失,大戏排不了,靠演儿童戏支撑,有的院团干脆不排戏,坐收演员、设备合同费出租费收入敷衍,有的院团早已名存实亡,连剧场都已改作他用。”

“明星”其实害人不浅

“我排过为数不多的戏曲,在与戏曲界各方人士的接触及耳闻目睹中,肤浅了解到,明星挑班,为明星做戏,明星决定院团命运甚至剧种命运,专为明星写剧本等现象普遍存在。”顾威说,这种实际上戕害戏剧作为综合整体艺术的“惯例”,经管理部门及部分专家、业者的提倡,媒体娱记的鼓吹,正大行其道。若干年来,明星风刮遍演艺界,且吹向各行各业,种种“星”争相“冉冉升起”,眼花缭乱,社会风气以追逐名利为人生目的,极深刻地损害着全社会的道德观念。

中国的明星崇拜由来已久,明星挑班,指靠明星支撑一切,只看明星不论艺术、只看个人不论整体的不良审美观也由来已久。顾威说,“我是一贯反对明星制。不见得外国的明星制多成功,中国就应该学,外国的大明星也不是所有的角色都能演。演员在外面演了影视剧,一夜成名,回到剧院后就什么都能演了?可不是这样。多高明的演员也有自己的优点,也有自己的局限性,这是客观存在的”。 此外,明星的耍大牌也让导演们招架不起。“做导演的掌握不住明星的档期,总请假,甚至于剧院的日程随着明星走,一切以明星档期马首是瞻,这可不行。”

当下业内多见“赶场式”的明星艺人把各种名目的外签公司履约作为主业,反倒将分内事的剧院排练演出当副业。排练为明星档期让路而临时改变日程在院团里早就不是新鲜事。“这方面,剧院也该承担部分责任,一些院团鼓吹明星挣取票房,这都无可厚非,但大多数院团都靠国家拨款,依靠明星飙升票价,将潜在观众拒之门外,实在是不厚道。”顾威说。

姜琳琳/文 李春光/摄

责任编辑:张静(QC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