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老炮儿必备“三大件”

2016-01-22 09:05 北京商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老炮儿必备“三大件”

电影《老炮儿》凭着过硬的质量以及良好的口碑,让票房一路飘红,创造了国产电影的票房逆袭神话。“老炮儿”这个词,如果不是老北京人,恐怕难以明白,这是一句北京俚语,用来指代那些资格比较老的“顽主”,或者经常进局子的人。作为资深老炮儿,有三样东西是必不可少的,便是鸟笼、烟袋和军刀。

近来,由管虎执导、冯小刚主演的剧情片《老炮儿》尽管在一堆大片的碾压之下,仍凭着过硬的质量以及良好的口碑让票房一路飘红,目前已经突破8亿元,创造了国产电影又一个票房逆袭的神话。片中由冯小刚饰演的老炮儿六爷面对江湖不再,今非昔比,为营救儿子,敢于鸡蛋碰石头,老炮儿身上流露出来的不服输精神令人感动。作为资深老炮儿,有三样东西是必不可少的,这便是鸟笼、烟袋和军刀,鸟笼用来彰显闲情逸致,烟袋用来排遣寂寞,而军刀则可以像男人一样去战斗。作者的藏室中恰好有这三样东西。

鸟笼,在老北京的胡同里或者城市的公园里,经常会看见一些遛鸟的老大爷手提着。别看这些老大爷已经时光老去,争强好胜的心却很大,他们不仅要比谁的鸟更漂亮,歌声更动听,还要看谁的鸟笼更名贵。隐居闹市靠着一间小卖部过日子的六爷便是此道中人,养鸟成为他的人生乐趣之一。笔者就收藏了一只清代鸟笼,为黄杨木所制,直径45.55厘米,高66.8厘米。在鸟笼中,这样的笼子属于小号笼子了。鸟笼上面雕刻有花瓣纹和树叶纹,点缀之上,惊鸿一瞥;笼子顶上有宝葫芦状的支撑和半月形挂钩,为黄铜所制。这般精巧的做工,即便是放在今天的胡同公园也会惹得众人艳慕,更不用说是已经有100多年历史的清代之物了。

烟袋,老炮儿六爷烟不离手。不过,六爷常抽纸烟,而六爷的兄弟,另外一个老炮儿灯罩儿抽的却是烟袋锅子,配上他的小眼镜以及伶俐的眼神,看起来活脱脱一个老北京。图中所示是笔者收藏的一杆清代烟袋,高31.5厘米,底部宽5.8厘米,为白铜所制,使用的是烤蓝工艺。由于年代久远,手握的部位和烟袋嘴儿已经失去往日的光泽。底部是装烟丝的部位,上面两边雕刻有福字纹,中间部位雕刻有杂宝纹,以及祥云图案,祥云缭绕,富贵吉祥,佛家八宝,护佑平安,寓意很好。在烟袋的底部有“丁未年,镇海王恒业自选”的楷体小字,丁未年,大约是1847年,为镇海有个叫王恒业的人所使用,距今已有近170年历史了,历经战乱,能保存至今,十分不易。

军刀,为了昔日的光荣和今日的尊严,老炮儿六爷决定和风头正健的三环十二郎小飞来一场决斗,在冰河之上,手执军刀,单膝跪地的老炮儿六爷成为永恒的风景。日本军刀源于我国唐代的中华大刀,由于其锋利,柄长,刃薄,力度恰到好处而受到青睐。尤其是成长于“文革”时期的小青年,更是把拥有一把军刀当成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六爷便是如此。笔者收藏了一把日本军刀,为抗战时期的日本军官所使用,和六爷使用的那把军刀有些相似,虽然已经有些年头,但还是很锋利。军刀长101厘米,刀鞘已经锈迹斑斑,诉说着年代沧桑,刀柄手握的部分已经被磨得黄光闪闪,可见当年使用之频繁。只可惜,再锋利的兵器,再精锐的部队,如果心术不正,也只能淹没于人民战争的一片汪洋之中。

(作者系资深藏家)

责任编辑:张静(QC0008)  作者:黑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