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战”电影系列中服装的隐秘含义

2016-01-19 10:10 北京青年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星战”电影系列中服装的隐秘含义 不仅是时尚教程 还是“国际关系”

电影史上,没有哪部作品如《星球大战》般与时尚业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1977年,《星球大战1:新希望》上映,改变了当时太空风格时装的定义与样貌,为时装工业注入了变革的原力,此后近40年,这一系列一直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穿着打扮,在时尚业“原力与你同在”。此外,它还是某段时间国际关系的曲折反映……

“耳朵上套了只甜甜圈”是少女风尚

《星球大战7:原力觉醒》中有个只说了一句台词的“打酱油”角色——反抗军中尉Connix,她在两耳边各梳了一个小发髻,还有几个镜头里,她站在莱娅公主旁边。“星战粉”一定会立刻想到《星球大战1:新希望》中年幼的莱娅公主,她正盘了两只发辫髻。Connix的扮演者比莉·劳德是出演莱娅公主的凯莉·费雪的女儿,她的这个发型是在向妈妈致敬吗?当年被取笑为“耳朵上套了只甜甜圈”的发型,早已经成为造型师表现上世纪70年代少女风尚的法门。“星战7”女主角蕾伊公主也梳了3个小圆发髻,有人戏称它们是新版莱娅公主肉桂卷。

和服让太空装告别迷你裙

上世纪60年代,受人类登月的感召,法国未来主义设计师安德烈·库雷热、皮尔·卡丹、帕科·拉巴纳创新性地采用PVC材料、

金属色调、几何造型设计出前所未见的太空时代服装。经过10年进化,太空感时装落入俗套,要么是有对角斜线的银色连身裤,要么是古希腊罗马式的宽外袍,或者干脆就在衣服上印个太空图案。总之,它们让人感到乏味,似乎太空风格的服装就是最迷你的迷你裙。

而“星战1”带来了不同的想象。该片的服装师约翰·莫洛(John Mollo)为片中的风暴兵、绝地武士们设计了冷酷干净的盔甲、流畅朴实的制服,还有让人过目难忘的罩袍,与既有印象中的太空装大不相同,带着超凡脱俗的神秘感。

乔治·卢卡斯从黑泽明的武士电影,如《战国英豪》中借来了故事情节和人物设定,绝地武士就是经过当代时装造型后的封建武士,“星战1”的服装设计也明显地借鉴了日本传统服装的细节和特点,像和服式外套赋予绝地武士团威严的气场,就成了“星战”系列的经典造型;它的廓形不是西式的,西方人看不出它是否过时。20年后,“星战前传”开拍,三部前传的服装师特雷莎·比格(Trisha Biggar)为绝地武士设计服装时,取了个巧,所以不难看出的武士服装和三宅一生的Kamiko系列有相近的视觉效果。三宅一生采用日本传统的纺织品Shifuori制作这个系列,于1982年推出。

“星战1”中飘逸、线条修长的T字形长袍,时髦的盔甲,还有空手道服风格的束腰外衣,与当时人们普遍穿着的剪裁考究、合身到没有一寸多余的服装形成了鲜明对比。最让观众震惊的是,在一部纯粹的西方电影里,让如此多角色装扮成“外国人”,完全脱离了西方的时装与文化传统。


《星战1》的海报,三位英雄的着装暗示了当时西方和日本的关系

英雄着装隐约暗示当时的“西日关系”

机缘巧合的是,上世纪70年代日本裔先锋设计师群体在崛起。“星战1”上映的同年,山本耀司在东京发布了他的第一个系列Y’s,对和服进行了再创造,成为当代宽松设计服装的鼻祖。川久保玲、山本耀司、三宅一生、山本宽斋等人对日本民间服装进行设计实验,做出了超现实主义的廓形,比如衣服后背上会多出一个“脑袋”,要么面料上有一簇一簇的圆球,好似“星战”电影中的外星生物。上世纪80年代初,日本设计师携新潮流,集体在巴黎、伦敦登场,震惊西方。1983年,《纽约客》杂志发表了一篇报道日本设计师群体的文章,题目意味深长,为《伟大的瞬间》。

但又很难说完全是巧合。就在《星球大战1、2、3》上映的时期,日本经济迅速崛起,一度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四处收购企业,日本设计师也开始统治时装世界。在欧美不乏有人从电影中看出了某种暗示:日本就是片中的某个邪恶帝国。如此看来,片中三位英雄的衣着就成为西方与日本关系的有趣对应:汉·索罗穿得像美国西部片里的牛仔,穿齐膝长靴,重爆破手枪插在枪套里,吊在大腿上;服装师莫洛是英国人,他给莱娅公主穿上白色长袍,把她打扮得像未来主义风格的伊丽莎白女王一世,仿佛要接受洗礼,她的纯真又让人回忆起早期好莱坞剧装大师亚德里安(Adrian,1903-1959,好莱坞20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的服装师,代表作有《绿野仙踪》服装设计)装扮出的青春玉女;卢克·天行者则身披修士一样的绝地武士袍子。


Gucci毛毛乐福拖鞋的灵感是来自楚巴卡吗?

楚巴卡与Gucci毛毛乐福拖鞋

1980年《星球大战2:帝国反击战》上映,制作大了,风格也较前一部鲜明。人物不再穿泥土色系的宽袍大袖、粗布外套,而采用了合成面料、中性颜色,服装上多了更实用的细节。“星战1”和“星战2”服装风格的跳跃性变化正体现了现实世界的改变。

上世纪80年代初是时装发展的分水岭,欧洲涌现出一大批先锋设计天才,包括安特卫普六君子、后来的极简主义巨匠吉尔·桑德,行业内新风阵阵。他们的设计线条干净,造型简单,实穿,与炙手可热的日本设计师风格截然相反。约翰·莫洛在《星球大战》之前曾为库布里克的电影《巴里·林登》作过服装造型,片中有大量战争情节,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深谙如何拿捏好制服风格的服装和实用性之间的平衡。卢克·天行者在“星战2”中穿的军装对日后的纽约极简主义设计师帕特里克·厄维尔(PatrikErvell)的影响极大。

此后,“星战”一次次成为时装设计师们的灵感来源。法国设计师尼古拉·盖斯奇埃尔(Nicolas Ghesquière)在1997-2012年期间为巴黎世家做的设计,不乏金属感的裤腿等细节,比如2007春夏系列里有一条裤子似乎就是机器人C-3PO的腿。纽约设计师里克·欧文斯(Rick Owens)除了喜欢夸张服装的比例,还努力把设计风格暗黑化,他不仅仅拥抱时装里的“黑暗面”,还要掌控它。在发布2014春夏系列时他请来40位魁梧的黑人女舞者,跳着重踏舞展示新装。由一对朋克怪咖姐妹创立的品牌Rodarte在2014秋冬系列上索性印了“星战”人物,背景是影片中静谧无际的星空。楚巴卡或许是这两年火爆的Gucci毛毛乐福拖鞋的灵感。

伦敦先锋设计师乔纳森·安德森(Jonathan Anderson)在北爱尔兰农场长大,有着与卢克·天行者相似的童年经历。他说,《星球大战》系列是他这一代设计师的一个记忆节点,看电影之前的记忆是空白,在文化上他们已经“根深蒂固地认为《星球大战》讲的是真事。如果我们要推出一个未来派的系列,往往会用《星球大战》作为参考,哪怕我们并不实际把它贴在设计情绪版上”。他最近与“星战7”片方合作,设计了一个系列,用以支持伦敦一个儿童医院。

“星战”告诉你要涂金色彩妆

经过10年的漫长等待,《星球大战:原力觉醒》终于问世,其间还遭遇被迪斯尼收购的风波。影片上映以来,已经引起巨大反响,自然又会与时尚产生关联。片中风暴兵团队长法斯玛穿的服装广受好评,她不像穿科幻电影里女性角色常穿的那种极端女性化、突出身体曲线的胸衣——莱娅公主就曾在《星球大战3:绝地归来》中穿过一套金色比基尼,配合上当时她被贾巴抓住囚禁的背景,煽动起高昂的情色氛围——而是不分性别的盔甲,出人意料成了时髦。这迅速引起Hood by Air、Vetements、Bobby Abley等品牌的设计师的借鉴。彩妆大师Pat McGrath以星战为主题,为美容品牌蜜丝佛陀设计了6个超现实主义的彩妆造型,以配合品牌推出的限量版金色、银色、棕色等色彩的唇膏、染眉膏、眼影产品。再看坎耶·韦斯特与阿迪达斯联手的系列Yeezy推出的2016春夏新装,只要看了蕾伊公主的造型,就明白了其中的曲折关联。

责任编辑:梁祎(QC0007)  作者:李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