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感动和“笑果”同在 “中介”黄导系包袱

2016-01-18 09:16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千龙网北京1月17日讯(记者 梁祎)“地铁是这座城市皮肤表面下的大动脉,每天都有数以百万计的人通过地铁出行……”1月16日晚,舞台剧《北京地铁》在北京歌剧舞剧院排练厅联排,剧中的地铁站长许晓飞向观众介绍地铁运营情况。

地铁站长许晓飞汇报地铁运营情况。千龙网记者 梁祎摄1月16日晚,舞台剧《北京地铁》在北京歌剧舞剧院排练厅联排。地铁站长许晓飞汇报地铁运营情况。千龙网记者 梁祎摄

陈十斤和优优在地铁相遇,他以为优优是在卖艺“练摊”。千龙网记者 梁祎摄
陈十斤和优优在地铁相遇,他以为优优是在卖艺“练摊”。千龙网记者 梁祎摄

感动和“笑果”同在

该剧通过陪读父亲丁俊峰和他在北京学音乐的女儿优优,决定扎根在地铁工作的年轻站长许晓飞和起初并不理解他、永远在路上的女朋友艾笑,以及在地铁中偶然相遇、后碰撞出火花的北漂女孩夏雨荷与渴望成为明日巨星的男孩陈十斤这三条看似彼此独立又相互连结的线索,讲述了不同年龄层、不同类型、不同人物关系和情感的人们,在地铁中相知相遇的感人故事,与那些虽在底层挣扎仍心怀梦想的追梦人。此外,《北京地铁》“笑果”十足,陈十斤在向夏雨荷表白过程中模仿恐龙行走的样子逗得其他演员哈哈大笑,他以为赌气出走的优优是小卖艺者的桥段也十分风趣幽默,让人忍不住为之捧腹。

父亲丁俊峰给女儿优优代表约定的红气球。千龙网记者 梁祎摄
父亲丁俊峰给女儿优优代表约定的红气球。千龙网记者 梁祎摄

“冷眼旁观者”变“地铁粉”

“说实话,在演这个戏之前我没有太关注地铁和地铁里的人,自己总是默默地进地铁,脸也不抬,插着耳机”,主演孙博说。而现在他为了更好地塑造角色频繁地穿梭在地铁中,工作人员的辛苦他看在眼里,这些平凡的点滴让他感动之余变成了“地铁粉”,每天下班回家进地铁后还模仿工作人员指挥地铁,并为每一个站在台子上指挥的工作人员拍照。“我们在演戏过程中采访了西二旗地铁站的李站长,他们那一届刚好赶上北京地铁的发展期,他也像许晓飞那样一毕业就当上了站长。戏里说到的退休地铁轨道”医生“李连山夫妻俩是双职工的事也是取自现实。女站长和他丈夫都是地铁工作人员,排班时为每天相互能见到,尽量两个人同时上班,孩子出生后又得做调整,这些让我在排戏的时候感同身受,相信观众也会感受到舞台上的‘真实’。”

这已经是孙博第三次扮演父亲的角色了,谈及“女儿”优优,孙博赞不绝口,而优优的扮演者高子涵也说喜欢和“爸爸”一起演戏。她虽然只有7岁,孙博却认为比自己还要成熟。“我的演技和小朋友相比差太远了,她可以影响台上所有的人,尤其是我,看见她自然就会被感动。我得努力,希望能够搭得起这个小搭档。”

演员在排练前准备。千龙网记者 梁祎摄
演员在排练前准备。千龙网记者 梁祎摄

“中介”黄导系包袱

此次演员团队都是导演黄凯“钦定”的,孙博笑说黄凯就是“中介”,负责介绍人来演戏。不仅如此,黄凯还充当着现实的“搬运工”和“重塑者”的角色。“曾经在地铁里见过一个房产中介,她向一个老人推销的时候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学区房,但现在价格很低,只要1300万。老人就说了一句,姑娘,您推销来错地儿了吧,您看有谁能买得起1300万的房,还跟我们一块在做地铁呢。我们一向关注的都是平凡人的生活,我们也希望写平凡人的喜怒哀乐,地铁就是这样一个承载了很多平凡人的理想和现实的地方。”这些黄凯都放在了戏里,夏雨荷就是那个每天早晨在地铁中完成昏昏欲睡、化妆、吃没有营养的早餐、观察身边的乘客并以不同的说辞向其推销的房产中介。

据说,黄凯是个很严格的导演,会制定排练迟到罚款等公约。“为了让排练顺畅,大家在一个频率上工作,制定一个类似的公约会有效促进工作”,黄凯说。对于此次的联排,黄凯评价说,“大家都投入了身心在塑造角色,但是戏剧不到真正面对观众的时刻都还处在过程当中。目前只是把人物的基本形象立在舞台上,在创作上还有一定阶段的任务没有完成,比如人物的性格化,应该塑造出一个想象中、同时又是从其身上生长出来的活生生的人物性格和人物形象。”服装、道具、舞美方面,黄凯说已经有置景了,但由于比较复杂,只能是看着模型走想象中的调度。至于会不会像发布会那样还原真实的地铁,黄凯则系了个“包袱”,“那就欢迎您去剧场看咯”。

责任编辑:张嘉玉(QC0006)  作者:梁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