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文化局和北京演出行业协会日前发布了2015年度北京市演出市场统计数据,其中小剧场票房增长是北京演出市场票房规模增长的主要动力,实现票房收入1.44亿元,较2014年的1.06亿元增长35.4%。
通过对全市开展营业性艺术演出的135家演出场馆进行数据统计,2015年北京演出市场的观众人次和票房收入均呈增长态势,共吸引观众1035.63万人次,比上年同期1012.68万人次增长了2.27%,演出票房收入共计15.49亿元,同比增长3.54%。
在票房收入和观众人次双增长的同时,去年北京演出场馆资源也进一步丰富,新增加了天桥艺术中心4个场馆、博纳星辉剧院等专业演出场馆。值得注意的是,在各种演出场馆中,大型场馆和驻场演出场馆的票房收入均出现下降,分别同比减少16.5%和14.8%,而小剧场的票房收入达到1.44亿元,成为北京演出市场票房规模增长的主要动力,此外大中型专业剧场票房收入也实现同比21.6%的增长,达到7.67亿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小剧场因表演空间相对较小,能拉近演员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再加上由于小剧场内的演出空间较小,运作过程也能更灵活,可根据观众的反应及时修改剧本内容或增减演出场次,使得近年来愈发普及。
此外,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北京的各大演出场馆定位细分更加突出,比如由北京市青年宫和北京市演出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合作改建的北京青年剧场于去年正式开张营业,成为北京首家定位于青年人戏剧、音乐等艺术创作与演出的基地;而国内首个以喜剧为核心定位的专业剧场即北京喜剧院也于去年7月正式拉开帷幕,填补了国内专业喜剧院的空白状态;另外在去年11月,定位为以音乐剧演出为主的天桥艺术中心也正式开幕。北京的演出市场正在向细分化发展,各演出场馆的定位也在不断清晰。
此外,来自全市演出场馆的信息同时显示,北京市文化局推出的低票价惠民政策、剧院运营服务平台项目以及对优秀剧目的积极推介措施,对演出市场产生了积极的引导作用。北京商报记者卢扬郑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