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凡速成咏春 徐皓峰写《坐看重围》详解

2015-12-22 15:49 财新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徐皓峰:我是传统里的犯规之作

《坐看重围——电影<师父>武打设计》出版,徐皓峰称“这本书是为廖凡所写”,讲解电影拍摄时不及细讲的背后故事。

2015年12月20日下午,电影导演徐皓峰携新书《坐看重围——电影<师父>武打设计》做客王府井书店,与演员廖凡、影评人史航、日本演员铃木美妃一同讲述《师父》戏里戏外不为人知的轶事。

《师父》是徐皓峰的第三部导演作品,与此前两部(《倭寇的踪迹》《箭士柳白猿》)相同,都改编自自己的同名小说。此外,他是王家卫导演作品《一代宗师》的编剧,曾因此获得第33届香港金像奖最佳编剧。他还曾出版长篇小说《武士会》《道士下山》(今年被陈凯歌搬上银幕)《大日坛城》、影评集《刀与星辰》、纪实作品《逝去的武林》《高术莫用》《武人琴音》等。 

1
《坐看重围》书影

中篇小说《师父》讲述咏春拳传人陈识北上开武馆,由此触发一段民国武林传奇。作品获得《小说月报》评选的第16届百花文学奖“小说双年奖”,被认为是“老舍《断魂枪》之后武林严肃文学的承继者”。电影作品则获得第5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动作设计奖。

《坐看重围》既详述了咏春、八卦、形意之拳理精髓,也详述了功夫演员的养成、剧本写作和导演思维的误区、武打电影的先天不足、当下电影创作的困境与突围等与电影创作相关的感悟。

“这本书是为廖凡所写。”讲座现场,徐皓峰介绍说。廖凡在《师父》中扮演咏春高手陈识北,北上搏名。他刚接到这个角色时对徐皓峰说,要给他一年时间好好练咏春。“实际我只给了廖凡两个月。我和他有个约定,看拍摄结果,打得好,说是‘咏春’,打不好,叫别的,编个拳名。”

咏春门仅有两件兵器,六点半棍和八斩刀,《师父》表现的便是这一刀一棍。按照咏春拳的教学流程,从小念头拳开始要经过五六个程序最后才能学八斩刀,两个月学咏春只能速成。“我教廖凡的时候,直接让他学八斩刀,等于把最后的一个阶段的东西当做初步去学,倒果为因。特别像是一个美术班的老师训练一个学素描的学生,不讲美术史,直接告诉你哪里不对,给你修修形。系统方面的都没说,怕说多了画蛇添足。”

电影拍完,关于武术部分好评如潮。徐皓峰称廖凡天资过人,是“学武的奇才”。为了对得起廖凡的努力,他试图再讲解一些系统性的武术指导。“我刚说了两句就遭到黄觉和宋佳的批评,喝酒喝酒,事情已经过了,你干嘛早不说?把我的语言又给打住了,我只能闷头写书,献给如此用功的人。”

在此前电影资料馆的点映活动中,徐皓峰曾笑称:“我将来也许会成为一个电影的人才,但无法成为武术的人才,无非发明创造。片子里唯一觉得对得起的大众的,是因为有十成的武术实战。”

徐皓峰的二姥爷李仲轩是形意拳传人,他曾帮助二姥爷整理形意拳遗存与心法,自己也曾习武,之后数十年专心于搜集和整理民间武术资料,采访众多民间武术高手。由于这样的渊源,武打设计一直是他心心念念想要突破的环节。

他在讲座现场介绍,此前辉煌了15年的一直是“港式武打”。据他研究心得,正宗的港式武打,一是变更了好莱坞的剪辑方法,二是在动作编排上借助了晚清京剧的动作编排方式,因此能被大众审美所接受。香港武行也是师徒代代传承,徐皓峰无法沿此思路重现港式武打的水平,便要想个方法“突围”。

“我是传统里的犯规之作,之所以能成立,因为戏曲在我们的生活里全面退缩了,文化上断了。如果大陆人还想拍武打片的话,一定要找另外一种动作设计的方法。” 徐皓峰说,“这正是这本书有所贡献的”。

责任编辑:张嘉玉(QC0006)  作者:刘爽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