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综合报道 观众对《芈月传》的期待值已持续满格近一年,11月30日晚的开播却让大家的注意力成功转移至扮演小芈月的可爱萝莉,不知“娘娘”对此有何感想。电视剧中的芈月讲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实际执政的太后秦宣太后从不起眼的小姬妾一路打拼,扶长子登王位、呼风唤雨扩张秦国,进而改写战国历史走向的“逆袭”故事,而正史中的芈月什么样倒是勾起了人们的好奇。
这部80集历史大戏究竟如何,我们慢慢见分晓,今儿个先抛开宫斗争宠的戏码,跟小编从《战国策》中一睹芈月的真容,看看这个被称作“中国的伊丽莎白一世 ”的女人如何一路逆袭,若是能共享经验,那也是极好的!
芈 这字咋读?……
在正史中,有关秦宣太后的记载只有十余条,大部分还都是她执政秦国之后的事迹,其早年生平,和中国历史上大部分女性一样,不著于史。我们只知道她是楚人,《史记》、《战国策》称为芈氏。
先说说芈(音同“米”)。芈字的本义是羊的叫声,芈姓据说源出于上古的火神祝融,周成王时芈姓的熊绎受封,建立楚国,所以楚国公室是芈姓熊氏,芈姓下面还分出很多氏,如屈(名人如屈原)、景、昭等。在上古的贵族圈,姓是用来界定血缘的,而氏用来区别贵贱、辈分,能显示小宗从大宗里分出去的时间、封号和封地。
历史资料记载,屈原芈姓屈氏,与楚王同姓不同氏。楚王为芈姓熊氏,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所以人们更习惯叫屈原而不叫芈原。先秦时期,姓氏有别,用以区别贵贱,也就是说贵者有氏而贱者无。姓是有血缘关系的整个部族的共同称号,氏是某个支系的称号,经三代后成为姓。而“芈”姓衍生出来的“氏”有不少大家熟悉的,如白氏、景氏、叶氏、伍氏、项氏、查氏等。同样与屈原同姓不同氏的历史名人还有“西楚霸王”项羽。
史书说芈氏的这个氏,是春秋战国对女性的一般称呼。实际上,芈是姓,还是楚国的国姓。秦宣太后姓芈,有可能是楚国宗室,不然不太可能会用于秦楚之间的联姻,嫁给秦国国君惠文王,但是考虑到史书没有明言其具体身份,不像文姜、哀姜、弄玉、赵姬等都是国君之女,而得到史家多写几笔,再加上入秦宫后只得到一个“八子”的中低级别封号,其出身地位估计不会太高。
上古的贵族姓,和芈并列的,还有姒(夏王族姓)、子(商王族和宋国姓)、姬(周王族姓)、姜(国姓)、嬴(秦国姓)等,同姓诸侯国之间不能结婚,所以姬姓的鲁国和姜姓的齐国通婚,齐国的女子嫁到姬姓的郑国生了郑庄公,秦国的女子嫁到晋国生了晋襄公,楚国的芈月嫁给秦惠文王嬴驷,生了秦昭襄王嬴稷。
秦国史上,嬴驷第一个称“秦王”,此君一即位,就车裂了变法的商鞅,并连续对外用兵,先后打败三晋、齐楚、义渠国,吞并巴蜀,可惜他四十六岁时英年早逝。
芈月为嬴驷生了三个儿子,但她在后宫的地位仅是“八子”。
八子是个什么鬼?
说到这里,有读者该问了,八子是个什么鬼?小编来解释一下。芈月是战国时期楚国人,是楚王姐妹群中的一个。秦国后宫分为八个等级:王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后来汉朝也沿用了这套制度,并把八子等同于男性官员中的“中更”一级,比五大夫还高两级,等于侯爵。所以八子并不是名字,而是进秦国之后成为妾侍的封号。
秦惠文王有多位妻子,第一妻子称王后,第二妻子称夫人,其余妻子的名号顺序是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等,芈月位份是“八子”,因此被称为“芈八子”。那个时期,诸侯间流行“媵妾婚”,简单说就是娶一个正夫人附送八个陪嫁,然后按照地位高低编进后宫。芈八子的地位不高,属于充话费就送的赠品。一个赠品最后成为强秦的第一夫人,这简直就是玛丽苏升级打怪的绝佳故事。
因此对于入秦宫前的少女芈氏,甚至登上太后之位前的少妇芈八子,历史学家知道的不会比我们更多。于是编剧说,“好嘞,我知道。”这种可供恣意驰骋的留白显然受到影视工作者的欢迎,毕竟老话说得好,历史这东西是遗产也是沉重的负担,所以现在都流行像《琅琊榜》那样的“架空”,堵住你们挑刺的嘴。但是《芈月传》的导演郑晓龙没有选择这种便利的方式,他说要“立足于历史之上,用真实的场景和细节还原战国时期的人文风貌”,如此感人的直抒胸臆,必须手动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