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美]安迪·威尔出版社:译林出版社2015年10月
1865年,法国科幻作家凡尔纳在小说《从地球到月球》里预言了人类登月的过程。他预言登月舱将从北美洲东南角的佛罗里达半岛发射,宇航员会返回地球溅落在大西洋。那时的美国蛮荒落后,政治动荡(才打完内战),从这里登月不可思议。但凡尔纳的这些“幻想”都有科学依据。果然,一百多年后,阿波罗号从佛罗里达州的卡纳维拉尔角航天中心发射升空,把第一个人类送上了月球。
150年后的今天,美国业余科幻作家安迪·威尔写了一本《火星救援》的小说,号称是画出了人类登上火星的蓝图。这靠谱吗?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从威尔其人讲起。威尔是一个70后,住在加州山景城,职业是计算机程序员。他从小喜爱写作与宇航,2009年开始在网上发表一些关于火星旅行的短篇小说,这些小说都是讲宇航员怎么才能在火星上生存。很多宇航局的工程师读了他的短篇小说后都留言与他商榷,有的还帮他计算最优解决方案。花了几年时间刻苦钻研,《火星救援》这本书终于问世了,可以说是第一部经过“同行评审”发表的科幻小说。
作为一本“硬科幻”,书里幻想的火星之旅是基于现有的科学。也许有些东西在技术上还很难实现,但科学理论上不存在大的障碍。举个例子,他想像地球先发射机器人去火星,这些机器人会花几年时间用火星大气里已有的原材料制造火箭燃料,这样宇航员从地球出发就不用带返程燃料。这个想法解决了火星之行一个重大问题,同时也为书的主角提供了水源(用燃料里的氢气合成水),还铺垫了主角滞留火星的原因。
同时,作者穿插了不少现在已有的宇航技术,让小说更加可信。比如书中讲到宇航员挖出了1997年登上火星的“探路者号”机器人,通过它与美国宇航局在火星轨道上的通讯卫星接上头,从而与地球联系上了。美国宇航局在火星轨道上的通讯网络现有4个火星卫星。我们今天看到的“好奇者号”机器人拍摄的火星表面照片都是通过这些卫星发回地球的。再如书中提到的核电池,在最近飞越冥王星的“新地平线号”飞船里就有一个。书中又提到赫尔墨斯号临时改变轨道飞回了火星,这个引力弹弓的原理,50年前阿波罗13号营救3个登月宇航员就用过。
当然书中的科学描写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书中刻画的火星风暴是不太可能的。火星大气只有地球的1%,再大的风也不会造成多大破坏。另外,“硬科幻”著作的弱点一般来说是人物刻画比较单薄。这部小说大部分时间是一个人在自述,所谓“与天斗,其乐无穷”,没有太多的人物关系与社会发展的探索。不过瑕不掩瑜,这是近年来少有的好科幻小说。
(作者系天体物理学博士)
众评安迪·威尔《火星救援》
《火星救援》虽是科幻题材,但并非遥不可及,毕竟火星真实存在,探秘火星计划也正在酝酿。作者赋予主人公幽默风趣的性格,在火星对抗生存问题时,还不忘吐槽,给书增色不少。主人公用自己的智慧谱写出火星版《鲁宾逊漂流记》。(何子林)
还记得小时候看过的《火星叔叔马丁》吗?自那时起,我就对火星感兴趣。此书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主人公在火星的549天,乐观的精神,强大的求生信念令我感动。(谭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