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当指挥的打击乐演奏家不是好音乐家”,看似调侃,却是被称为“亚洲第一打击乐”的李飚的职业规划。近日,有着打击乐手、指挥、教师等多重身份的李飚做客京华茶馆。对于自己的多种身份,他说,丢了“音乐”二字就什么都不是,“专业的区别性,有时被分得太细了。我们搞的只有两个字‘音乐’。音乐要感染别人,没有音乐,他什么也不是,指挥在舞台上就是做广播体操的”。
打击乐手
“少数派”让舞台“嗨”起来
在世界的音乐舞台,全职打击音乐独奏家很少,打击乐室内乐团更少,以个人命名的打击乐团少之又少,李飚这个“少数派”却创造了古典音乐会的“多数派”奇迹。他的打击乐团音乐会不乏古典音乐的发烧友,也有喜欢流行音乐、打着“飞的”追着他全国听音乐会的,李飚和他的团友们用10年让观众在音乐厅里“嗨”起来。
说起刚结束的李飚打击乐团十年巡演,他感慨,李飚打击乐团成立的10年间变化非常大,可能是影响音乐形成的10年。“2005年刚成立时,演什么作品,往哪个风格走都是探索性的,大家经历了创作上的困难期,之后就知道了想要带给观众的演出是什么样。10年来,我们演了一百多部作品、几百场音乐会。”
谈起李飚打击乐团成立的初衷,李飚说,作为打击乐独奏者,他希望能以合奏、室内乐的形式展现给观众。“在成立之初,大家对于以个人名义命名的打击乐团还是很陌生的,对这种演出形式也陌生。10年间,我们培养了固定的观众,挖掘了新作品,挖掘了古典音乐在打击乐中的东西,这是我希望做的。”
李飚介绍:“从去年开始,我们开始了巡演,去了南美一共7个国家,三个多星期,今年我们把十周年的纪念活动放在国内演出,今年一共去了5个城市,每到一处还是非常感动的,都会有打击乐爱好者来追着看我们的演出。”
古典音乐家
用打击乐为古典音乐变“魔术”
如果你认为打击乐是流行的、古典音乐是严肃的,那么你错了,李飚与索尼音乐录制的打击乐团成立十周年纪念大碟在录制发行短短几周内跃上古典音乐销售榜首位,有着“魔术师”之称的他会颠覆你对音乐的认识。
李飚说他还是地道的古典音乐家,“所以在艺术形式中,我要体现到古典音乐,而打击乐要体现古典音乐非常困难。因为我们真正拥有的古典音乐并不多,需要自己去挖掘和二度创作。去年巡演,我选择的曲目有两套,其中一套是从巴洛克到未来,我觉得未来的音乐都来自巴洛克时期,作为古典音乐家,要重视传统,音乐从什么地方来,就要到什么地方去。”
李飚说:“乐团每年都要有新作品,我更多的是鼓励自己的乐手写作品,打击乐演奏家应该比任何人更了解打击乐。现在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写作品。”
李飚说,做音乐往往会被一种传统的东西束缚,他希望把古典音乐发扬光大,但那不等于一成不变。“3年前我异想天开,想用古钢琴和打击乐演奏意大利维瓦尔第的协奏曲,所有人都反对,结果第一次排练时,古钢琴声音小到根本听不见,我说不行的话可以加话筒。当时正好要录唱片,录音师也说想法太疯狂,但录完第二乐章时,所有人不说话,录完第三乐章,所有人都用尊敬的目光看着我并且开始欢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