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批评回归批评

2015-11-10 08:13 北京晨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让批评回归批评

方方

现任湖北省作协主席、省文学创作系列高评委会主任,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一级作家。  

因在微博上质疑湖北籍诗人柳忠秧为评鲁迅文学奖“到处活动”,湖北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方方被告侵犯名誉权。近日,该案一审判决方方构成侵犯名誉权,并判决“方方立即删除针对柳忠秧的微博,刊登道歉声明并向柳忠秧支付精神抚慰金2000元”。

消息一出,网友大哗,纷纷在网上留言支持方方,并有众多网友称要给方方“捐款打1元钱官司”,方方本人也表示将会上诉。此外,诸多评论也大多偏向方方,认为“官司虽输,但却赢得了人气”。

究竟为何会出现这样的舆论逆转?一场文艺批评为何会演变成官司?著名学者、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白烨说:“今天,我们其实缺少一个好的文艺批评的环境,所以很多时候批评往往会变成别的东西,牵涉到许许多多批评之外的东西。”

道德审判更合适

网友们对方方和柳忠秧事件的反应,出现一边倒的现象,多数网友在网上支持方方,认为方方批评文艺界不正之风,值得赞赏。所以,输了官司的方方,反而获得了更多的赞同。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逆反?白烨说:“其实类似这样的事情并非法律的审判能够解决,而是一个需要依靠道德审判的事情。比如某个人去跑奖,很难说有什么法律意义上的证据留下,即便有也可能非常不足,所以依靠法律的原则去判断,很难真正得出违法的结论,不是因为事实不存在,而是因为支持事实的法律证据难以获得。”

这或许是网友和评论家们更多偏向方方的原因。白烨说:“这样的事情,只能依靠自觉,依靠自省,不去做道德上的检省,反而是试图以法律的方式去判断,必然没有结果。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输的人就没有道理,只能说,我们目前的状况,很难支持做这样的事情。所以很多人在之后都会觉得方方占理。”

更大的问题是,许多文艺圈乃至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使得人们对于类似跑奖、内定之类的事情过于敏感,哪怕是捕风捉影,也往往引起愤慨,更不用说言之凿凿。白烨说:“今天的文学奖,不仅仅是文学评奖,同时它还关系着非常复杂的利益考量,一个人获奖,在今天,比任何时候都能够名利双收,所以不论是参与评奖的人,还是公众,都会对它有着格外的关注。对于作家来说,如何力争让自己获奖,不仅是名誉问题,还是实际的利益问题,而对公众来说,这样的事情也不仅仅是看一场热闹,而是牵涉着规则的公平与否。”

文学奖变得万众瞩目,关于文学奖的一切,就自然被有意无意地放大。白烨说:“牵涉到利益的考量,存在功利的目标,但是相对应的评奖机制的进化,却还未能及时地跟进和完善,由此产生的许多问题,也让文学奖的种种,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议论的话题。特别是当情理和法理出现错位的时候,就更是如此,输的人未必没理,赢的人未必有理。”

批评应该只是批评

在鲁迅的时代,文艺批评的激烈程度甚至远远高于今天,但是却很少出现文艺批评牵涉到文艺之外的现象,也很少出现文艺批评变成法律诉讼的事件。

而在今天,一句批评,一篇文章引发的诉讼比比皆是,几乎已成定势,为什么文艺批评不能是纯粹的文艺批评呢?白烨说,“今天的文艺批评,确实有许多问题,不用说跟鲁迅那个时代比,甚至就是和比较近的时代比也是如此,比如上世纪80年代,那个时候有多少文学之争,有多少理念论争,许多时候都是非常激烈的。但是在今天,这样的争论变少了,批评本身也出了问题”。

白烨认为,文学批评在今天,一个重要的现象是:“争论中真正的学理之争少了,文艺理念的交锋少了,更多时候,只是人身攻击,只是骂战,口水战,最后变成诉讼。同时,人的承受能力不足,以前大家互相争论,各持己见,表达自我,被人攻击,也只会用批评应对,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一旦被批评,往往立刻就诉诸法律,而把批评本身放在一边。”

无可否认,依法治国的时代,更好的法律意识,更好的权利意识,确实是社会的进步。但把所有的文艺批评和文艺争论都变成法律问题,文艺批评和争论的价值也就不复存在了。白烨说:“今天的我们,缺少一种好的讨论的氛围,缺少争鸣的基础。其实观念不怕争论,文艺不怕批评,越争论就越会有共识,就越会有优秀的作品出现,缺少了争论,缺少了理念的交锋,文艺就缺少一个良好的土壤。”

网络时代,批评变得更加简单,却也更加情绪化。白烨说,“今天缺少理性的讨论和批评,好像我们的环境不再适合这样的批评,批评者们大多充满戾气,一言不合就打官司,其中的原因是综合性的,是整个社会浮躁的环境所致。同时,这似乎也和网络时代的环境有些关系,其实许多批评者已经发现,网络出现以后,所有的论争、所有的批评似乎都变得情绪化较强,严肃性、学理性往往不足,更多时候论争变成口水战。这可能和网络出现的时间比较短,还没有建立一个成熟的讨论环境和机制有关。”

文学更需要面向大众

文学奖备受诟病,文学批评也往往走向两个极端,要么变成说不清楚的口水战,要么就只是互相吹捧,很少理性的批评。

一直以来,评论家反复批评,文学在今天正在变成一个个小圈子的运作,文学奖亦如是,小圈子里的人们互相合作,私相授受,小圈子之间或相互攻讦,或相互批评,而公众和社会,更多时候只能旁观,或许这是文学奖和文学批评被公众所反感的原因。

白烨说:“和过去相比,文学在今天已经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变化的特征之一,就是文学的分化。分化包括观念的分化,也包括关系的分化,而关系的分化,其实就可以看做是圈子化。所以,今天的文学界,说起来是一个整体的文学界,但是仔细看来,就能发现貌似整体的下面,其实是一个个的圈子。可以说,圈子化、山头化,正是今天文学中一个重要的样范。”

文学界的分化,同时也是和公众的分离,对于文学来说,从大众关注变成少数人的游戏是全球的趋势,但是对于文学奖来说,却并不如此,因为它不仅依旧众所瞩目,同时还牵涉到公共规则的问题。文学可以在小圈子里自己玩,但文学奖因为和公共资源相关,甚至和公共财政相关,因此不能被视为少数人的游戏。

文学奖所带来的利益从哪里来?必然就要受到哪里的约束,而不能变成少数人分配公共资源的游戏,需要公众的参与和监督。

如何才能解决这样的问题?白烨说:“对于文学来说,更大的背景是,在今天,我们在文学上的共识太少,缺乏沟通交流的机制。对于文学奖来说,如何评奖,如何把文学奖办得更加公正公开,也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在今天,我们的文学创作也好,文学批评也好,乃至文学评奖也好,都体现出一种过渡特征,混合、混血、混杂,许许多多文学之外的因素影响着文学,也使得任何问题就不再是单纯的文学问题。”

找到共识的契机

怎样才能避免类似的事情再度发生?怎样才能让批评回归批评本身?白烨说,“这可能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情,需要更多的时间,做更多的工作”。

不过,白烨也认为,今天正是一个转变的机会,他说:“总体上来说,正是因为问题成堆,所以恰恰是一个好的契机,一个从散乱、混杂到找到共识的契机。”

批评需要一个客观和理性的环境,营造这样的环境并不容易。白烨说:“这些年来,许多东西掺杂到批评之中,使得批评不再纯粹,类似批评变成口水战,变成诉讼,而最终导致批评本身无法继续的事件很多,这对文学创作、文学批评乃至对于读者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情。文学缺少正常的批评,缺少理念的争锋和交融,就难以形成共识,形成一个普遍的标准,同时对于文学创作来说,就无法提供更好的引导。而这些纷乱的现象,让读者对文学创作者和批评者失去信任,乃至于对文学本身失去了信心,失去了兴趣。”

幸好的是,在今天,信息越来越公开,人们的表达也越来越简单,这对于文学奖乃至文学批评的改变亦有很大的意义。白烨说:“虽然说网络来临后,批评往往变得情绪化,变得简单化、口水化,但这其实也正是过渡特征的表现。网络兴起的时间比较短,出现这样的现象可以理解,也已经有非常多的学者批评者注意到了网络批评的问题。未来,终究会有一种更好的、更加理性的批评环境和批评规则被逐渐建立,网络对于批评的负面影响渐渐减少,正面的影响渐渐凸显,更加公开、更加便捷的批评,会使得文学批评、文学奖都更加注意自己本身的规则完善,因为所有好的都众目睽睽,所有不好的地方也同样众目睽睽。有理没理,每个人心中会有自己的判断。”

白烨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王健岚(QN0029)  作者:周怀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