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0月29日),在文博会东城展区内,陆上划船器、裸眼3D眼镜、裸眼3D电影等新鲜文化创意产品与观众见面。 北京晨报记者 李木易/摄
昨日(10月29日),第十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正式拉开大幕,迈入第十年的北京文博会,用近百场展览、推介交易、论坛会议、创意体验等活动,集中呈现出一大批新产品、新创意、新模式、新业态,为市民献上了一场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每年的文博会主展区都不乏各式各样的互动体验项目,而今年各区县都突出“文化+科技”的理念,设计了全新的高科技互动体验项目。在朝阳区的展台,中船蓝海星带来了虚拟航母漫游体验项目和体感指挥舰载机起飞项目,观众只需要戴上特制眼镜,就可以“进入”3D航母内部了解航母构造,感受置身其中的美妙感觉,还能在展台前体验一把“航母指挥官”,亲自指挥飞机从甲板起飞。
在西城展区,VR旅游项目体验台也挤满了观众。观众们戴上特制大眼镜,就能和小伙伴在前门大栅栏内闲逛,立体逼真的超现实场景让许多观众大呼过瘾。
台湾文创精品馆每年都是文博会的亮点,而今年台湾特别设置了“主题馆”,呈现了三个各具特色的展览。其中,“创意实验室——材质×实验”呈现设计师与3D打印技术的跨界合作,通过不同材质原料的整合再生和创新,呈现出台湾原创设计的实力。而“城市游戏台——表演艺术×生活”呈现艺术在生活里各个层面的体现,而设计师与工艺师跨界合作的“台湾人情味——传统×创新”则传达出特有的台湾文化精神。用木头和皮革制成的笔袋、手提袋,用废旧水管做成的“下水道灯饰”,用再生纸做成的“纸浆喇叭”都让观众感受到了台湾设计师的匠心独具,而用竹编小球制作而成的“泡泡椅”、用竹子和陶瓷制作而成的陶罐也都显示出设计产品独特的文化底蕴。
首批“市级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园区”公布
在第十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开幕式上,市委宣传部发布了北京市首批“市级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园区”名单,中国北京出版创意产业园、清华科技园、星光影视园、莱锦文化创意产业园四个园区入选。
近年来,北京市立足全国文化中心定位,推动文化创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了建设市级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园区的设想。经多方推荐、层层筛选、专家评审,最终出炉了首批示范园区名单。面对这份新出炉的名单,清华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教授认为,“这4个园区呈现共同特点就是机制体制创新,科技融合做的很好,两个效益非常突出,服务很到位。这4个园区呈现了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态势,在地域上包含西城、朝阳、海淀、大兴,从业态上包含新闻出版、文化科技、电影电视、文化传媒。恰恰是10年来100多个园区集中的体现。”
据悉,市级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园区将每两年认定一批,获奖的示范园区将在政策先行先试、资金优先扶持、搭建服务平台、优化人才服务、保障项目审批等方面获得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