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晨报记者 柴春霞/摄
如果汉族用绘画或是文字来描述世界,那图瓦人的声音就是他们的画笔。10月21日,恒哈图乐队将亮相三里屯太古里南区橙色大厅,用古老的呼麦唱法描绘图瓦共和国的神秘图景,展示原生态音乐的形神和魅力。
合唱是一种多人多声部合作的演唱艺术,即使是最小规模的合唱团也至少需要4个人才能满足不同声部搭配的需要。但是,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叶尼塞河上游的图瓦共和国,却保留着一种神秘的演唱方法——呼麦。蒙古国把“呼麦”称为国宝,中国将“呼麦”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瓦人则把“呼麦”视为民族的魂。“呼麦”歌唱和着马头琴上的旋律,能轻易地叩开聆听者的心门,而“呼麦”音乐的动人歌词,以及空间的绵延永恒之感,均极富力量。
这支来自俄罗斯图瓦共和国的乐队继承了本就源于图瓦人的古老“呼麦”唱法,拒绝使用现代记谱方法而坚持传统创作方式,至今仍守住原生音乐的形神。成立二十多年来,他们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曾与美国摇滚史上的先锋作曲家弗兰克·扎帕,电影音乐及世界音乐超级制作人瑞伊·库德尔以及印度西塔琴大师香卡等世界级的音乐大师合作过。在国内,何训田、龚琳娜、朱哲琴、安达组合等优秀的音乐家及民族跨界乐队也都深受恒哈图的影响。
恒哈图乐队的音乐多表现出一种既淳朴又深邃的精神情感,古老而遥远的基调,以及情景交融、人与自然共生的意涵。他们的音乐是向内的,歌者就像一尊雕塑,用声音与人的心灵沟通。而在本届音乐节上,恒哈图的曲子更将让听众沉浸在他们沉郁的乡愁里。在《祖先们》中,歌者们歌颂和赞扬了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呼麦”艺术。音乐在稳健的律动和乐器铺垫下,一个嘹亮的年轻声音与低沉的老者进行精彩的对唱。
值得期待的是,恒哈图乐队还将在本次音乐会中加入即兴元素,他们的低音“呼麦”表演将挑战人类声带的极限——通过收紧喉咙,让从腹腔的气直接通过喉咙发出来,这种频率低至200赫兹的声音,就像大型猫科动物的吼声一般,混沌、绵长的声音。无论风声雨声马蹄声,乐手都可以即兴模仿,这也是“呼麦”艺术中最令人惊叹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