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密云县英雄母亲邓玉芬“送子抗日”事迹为原型创作的评剧《母亲》日前在中国评剧院上演,英雄故事催人泪下。随着《母亲》的上演,2015年北京金秋优秀剧目展演也正式拉开帷幕。据介绍,此次展演将以话剧、歌剧、评剧、杂技、音乐会等多种艺术形式集中展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伟大成果,展演持续70多天,23台大戏将演出46场。
英雄母亲催人泪下
开幕大戏评剧《母亲》是以北京市密云县英雄母亲邓云芬的真实故事改编创作的剧目,震撼人心的剧情、生动传神的人物以及评剧艺术家们的深情真挚的演绎,使得现场不断地爆发出阵阵掌声。
这部英雄母亲的故事真实感人,没有说教式的唱词,没有高大上的人物,只有一群有血有肉为抗击日本侵略者而奋力抗争的普通的中国人。在震撼之余,演出多数桥段直击人心,感人至深。“一更里天黑黑,掌起那灯儿望儿归……”这是剧中被拆成数段的主题歌《望儿归》,每每这熟悉感人的唱腔出来,人们忍不住泪眼婆娑。
23部大戏演70多天
撼天动地的《母亲》之后,来自京内京外的多支艺术团体带来的20余部大戏将相继登台亮相。据了解,本次北京金秋优秀剧目展演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主题,演出形式涵盖话剧、歌剧、评剧、音乐会、杂技等多种形式。
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长吕先富介绍,本次北京金秋优秀剧目展演呈现两大特点,首先是主题鲜明、好戏连台;其次是各方联手、资源统筹、共同搭台。整个展演的团队,不仅有国家级和北京市属艺术院团,其中还包含了8家民营艺术团体。
展演为期70多天,演出场地遍及北京城的12家剧院。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人艺话剧《故园》、中国歌剧舞剧院的歌剧《号角》、评剧《寸草春晖》、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以及北京交响乐团带来的“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音乐会”等23台舞台作品将相继登台。
8部作品首次上演
据介绍,本次展演的23部剧目均是2013年以来,各院团队共同参与创作演出的新作品。由郭启宏执笔的昆曲《李清照》着重描写了李清照改嫁的传奇身世,塑造出一位既是“婉约词宗”,又“不按常规”办事的封建社会奇女子;原创舞剧《画皮》,则改编聊斋的经典篇目,另辟蹊径展现不一样的寓意;现代舞剧《大地·震》则将超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融合,用独特的视角对人类心灵做了一次虔诚探访。
就连北京曲剧《四世同堂》、河北梆子《北国佳人》、杂技《海!北京》这些耳熟能详的剧目在今年金秋剧目展演中也会带给大家耳目一新的感觉。值得一提的是,《画皮》、《大地·震》等8部作品还将以首演的形式在此次展演中与观众见面。
地方大戏进京展演
据介绍,除了国家大剧院、北京人艺、中国评剧院等在京艺术团体之外,此次展演特别邀请了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以及南水北调水源地湖北省丹江口市各艺术院团带着各自的看家之作进京展演。其中天津人民艺术剧院的话剧《红旗谱》、河北省歌舞剧院的舞剧《天边的鼓声》、南水北调水源地丹江口市人民艺术剧院的郧剧《风雨塔灯岩》以及内蒙古包头市漫瀚剧《凤祥楼》都将在此次展演期间亮相首都舞台。
主办者介绍,此次优秀剧目展演还开启了惠民政策,在参演的剧目中将有50%在100元以下的低价惠民票提供给观众,并且还会为军人、教师、志愿者等多个群体设立4场不同主题的公益专场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