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西边的铃铛胡同里,藏着一个真人兼职版的“哆啦A梦”:一边在居委会上班,一边应着参观者的要求,骑着自行车而不是用竹蜻蜓,赶来为你讲老北京物件的故事。 在他眼里,那些蒙了尘的老物件都是宝贝,它们身上凿出来的岁月痕迹、刻着的平民故事,可一点也不比那些“高大上”的皇家文化差,不信你来看看!
夏天来了!心烦气躁的时候遥遥听见胡同里的老北京叫卖,再接过一碗刨冰,是上了年纪的北京土著记忆里的美好回忆。南锣鼓巷胡同声音博物馆里,这份平凡又悠长的回忆有了“复刻版”,不仅听得到地道的吆喝声,还能借着馆里展出的够得上国家级的文物,亲手抚触那段历史,要是有兴致,亦能和“傲娇”的馆主阿龙老师聊聊天、“叙叙旧”。
远离喧嚣市区的何各庄,有一个当代艺术的美术馆,其中的八连洞连廊贯通西式风格的展览主体红砖建筑和后部的中式园林。观展之余,除了在园中漫步、湖边赏景、调戏猫咪,忙碌的家长们还可以把孩子放在这里,参与公共教育,培养孩子的艺术细胞,您是不是也想当回“甩手掌柜”?
“自来水不自来水,自来水来之不易。”京剧《卖水》讲的是落魄公子李彦贵以卖水为生,仍不被佳人嫌弃,终得圆满。戏文来源于生活,在没有自来水之前,北京市民喝的大多是井水,当时都是浅层的咸苦的地下水。老百姓到土井边买水,一种是自己挑回去,一种是水夫送水到家。自来水的出现很大程度冲击了传统井水商人和送水夫的生意。 1908年光绪34年,慈禧太后下旨,批准按照“官督商办”的模式筹办京师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建自来水公司的原因是为了消防,紫禁城外贞度门发生火灾,起火后扑救不力,烧了整整两天。批准之后任命周学熙为总理并组织筹建,名为京师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
“2002年我得抑郁症,恢复的时候,医生说你要想不发病,一定干一个你一辈子都喜欢的事,我就喜欢电影。”于是,老电影成了小崔的药。 听老影人讲述老电影幕后故事,到博物馆上课、自习,小崔认为博物馆也适合谈恋爱。“可以谈恋爱,里面有咖啡、免费wifi,非常舒服。当然在这里谈恋爱,要求也会高。你随便列举一张电影海报,问问他‘哪年拍的,讲的什么,讲的哪段历史……’如果你的男朋友说不出来,甩掉!” 电影放映、导演见面会、学术讲座、研讨交流会、工作坊……博物馆如今已经举办了多种活动,为口述历史爱好者、工作者创造了交流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