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露天胶片电影回忆老厦门故事 中国电影收藏展走进思明

2018-07-17 08:07 中国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沙坡尾艺术西区正在放映电影《小城春秋》

台海网7月16日讯据厦门日报报道一块巨大的白色幕布,一台胶片放映机,排排坐的人们轻摇着扇子……这一幕是不是勾起了很多人的回忆?14日晚7时许,“流金岁月,影像沙坡尾”――中国电影收藏展走进思明暨胶片电影暑期露天放映大会在厦港街道艺术西区鱼玩场举行,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观看。

作为思明区夏季周末文化广场、未成年人暑期夏令营的重要内容,此次放映大会由思明区委文明办、厦港街道指导,中国电影家协会携手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思明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心、沙坡尾社区书院联合主办。

电影在厦门实景拍摄讲述厦港革命故事

随着胶片放映机慢慢转动,一张张移动的胶卷在白色幕布上投影成了流畅的电影画面。当晚露天放映大会中播放的,是厦门籍导演罗泰的电影代表作《小城春秋》。这部上映于1981年的经典革命斗争电影改编自高云览的同名小说,主要讲述共产党人在抗战前夕于厦门奋力组织抗日救亡运动的故事。

看着光影流动,在现场观影的《小城春秋》编剧陈耕感动不已。今年已经70岁的他是土生土长的厦门人。他回忆道:“小说本身包含很多厦门小城的故事,改编的时候考虑到要充分留住厦门元素,还特别请来厦门人罗泰任影片的导演。”

除了监狱是搭设布景外,整部影片都是在厦门实景拍摄的。道具汽车从上海运到鼓浪屿沙滩,再靠人力推到当时的鼓浪屿宾馆;“吴坚”跳崖的地点,正是鼓浪屿郑成功雕像的所在地;艺术家蔡国强、足球教练朱广沪曾在影片中客串……提起《小城春秋》,时任摄影助理的李明如数家珍。今年58岁的他因为拍摄《小城春秋》,把家安在了厦门。他感慨地说:“影片拍完后很少看,今天重温电影,满满都是记忆。”

《小城春秋》讲述的故事就发生在厦港片区。厦港街道党工委书记王一青说,回到电影拍摄地、故事发生地,让人们重温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可以从历史中汲取力量,更好地传承先辈们的奋斗精神。在她看来,沙坡尾是有着600多年历史的老街区,有着“最厦门”的记忆,是一个集传统民俗、创意手作等多元文化元素交融并存的“活态博物馆”。“举办露天电影展,可以让沙坡尾独特的文化内涵与经典电影文化的魅力相互碰撞,让青年与历史在这里相遇,为沙坡尾新增一道文化风景线。”

电影教育走进社区激发市民观影热情

“这是什么?”“电影是怎么放映出来的?”……在艺术西区鱼玩场的天台上,电影放映前,大家好奇地围在胶片放映机旁七嘴八舌地发问。

家住蜂巢山路的曾丽卿不停地用手机拍照,“我要发到朋友圈,让大家都看看”。她说,小时候看过这样的露天电影,但现在很少看到了,“这样的机会很难得,特别是播放的影片《小城春秋》讲述的又是发生在身边的故事,更加觉得亲切了”。

“88年前的5月25日,思明南路453号曾发生一起震惊海内外的重大历史事件――厦门破狱斗争……”思明区文物寻根志愿宣导团志愿者李旭鸣是破狱斗争旧址的讲解志愿者,当晚他也来到现场和市民分享影片背后的真实历史事件。他说,“追忆历史,是为了更好地缅怀革命先辈,希望有更多市民前往破狱斗争旧址参观,让厦门破狱精神薪火相传。”

作为思明区文物保护志愿者,“90后”张旸和父母一家三口也来到现场观影。家住大学路的他说:“我长期在外求学,这次听了《小城春秋》的电影介绍以及破狱斗争历史事件的讲解,让我大开眼界,对于家乡的历史特别是厦门的红色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影视产业是思明区产业提升的十大重点领域之一。该区在打造影视文化产业链的同时,也积极推动电影文化的普及教育。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厦门电影家协会主席李晓红表示,电影教育不应该只放在校园里进行,更要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走入社区,为人民服务。

据悉,此次活动将配套开展电影知识公开课,普及电影知识,介绍胶片电影的拍摄历史和电影大师们的创作之路,提高市民的电影艺术欣赏水平。

放映预告

●《东邪西毒》时间:7月21日地点:艺术西区

●《牧马人》时间:7月22日地点:艺术西区

●《摩登时代》时间:7月28日地点:世茂广场

●《汪洋中的一条船》时间:7月29日地点:世茂广场

责任编辑:王漓鹂(QF0015)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