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白
古代的忠义之犬
狗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因为狗天生具有的敏锐的嗅觉、听觉以及对主人忠诚的特性,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狗都被人类认作生活中亲密的伙伴。在历史上,有许多讲述狗的忠义之事的故事。
其中流传最广的“忠义之狗”是李信纯的“黑龙”。据《搜神记》记载,三国东吴孙权时代有个人叫李信纯,是襄阳纪南(今湖北荆州江陵区)人。他养了一条叫“黑龙”的狗,深得他喜爱,到什么地方都带着它,用餐的时候,也都会分一些食物给它。有一天,他在城外喝醉酒了,没有来得及回家,醉卧草丛中。恰好遇到太守郑瑕出城打猎,看见田野里的荒草苍莽,太守便派人放火烧荒。李信纯醉卧之处,恰好是顺风之处。黑龙发现大火烧来,便用嘴拉扯李的衣服,李动也不动。李信纯醉卧处的旁边有一个水洼,相距二三十米。黑龙马上跑到水中,弄湿身体又回到主人醉卧处,在其主人周边的草地上打滚,把草弄湿,这样往返多次,劳累过度,狗竟然累死了。不久,李信纯醒来,发现黑龙已经累死了,全身湿漉漉的,对此很惊讶。后来他发现火烧的痕迹,恍然大悟,失声痛哭。此事传到襄阳太守郑瑕耳中,他十分怜惜此狗,令人准备棺材衣裳,厚葬了此犬。
《中国古代民间故事长编·清代卷》中记载了一个狗救主人的故事。明末安徽马鞍山有一家船老板,购置了一条大船,招募了几位水手驾驶,运送客货赚取运费。崇祯戊寅年(1638年),一位徽商雇佣了这家的船运米到苏州销售。因为行情很好,徽商赚了一大笔钱。他准备继续回去买大米运来苏州卖,而他之前搭乘的那艘船还在苏州码头,他便打算乘它回去。船上的几位水手知道他口袋里有很多银子,不禁起了谋财害命之心。将要开船时,恰好有一屠夫牵了一条狗经过码头,徽商怜悯此狗,买下后带在身边。
这天晚上,水手抓住商人,抢完钱后准备杀害他,商人求饶不得,便说:“请用毯子包裹我,把我扔到江中水葬了吧。”水手们照办。徽商落水后,他所救的那条狗也随之跳下,咬住其衣服不放,毯子轻而厚,加上有狗咬住,所以浮在水面,商人没有淹死,最后漂到江中一个小洲的岸边。翌日天亮时,有渔夫来此打鱼。狗突然冲来,咬着渔夫的衣服往前拖。渔夫追去,见到一团暗红色的毛毯停在岸边,他解开后看到了奄奄一息的徽商。徽商幸运捡回一条命。而救自己命的正是自己在码头救下的那条狗。
后来,徽商带着狗从陆路先抵达马鞍山,找到了船老板,把自己的遭遇详细说了。船老板用计将水手们抓住送到官府。徽商从船中找到自己那笔钱,带着那条狗回徽州去了。
《苏州民间采风集》中记载了类似的故事。清朝咸丰年间,苏州府常熟县边上的一个村庄中,住着一位身怀六甲、刚守寡的年轻孕妇。她家有一条叫做“大黄”的狗,对女主人忠诚驯服,形影不离。一天傍晚,寡妇腆着大肚子,踏着月色走亲戚回家,一路上缓缓而行。 当孕妇走到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老坟地时,突然从树林中闪出两个壮汉拦住路。还未等寡妇反应过来,歹徒便捆绑住了她。寡妇大喊一声“大黄”,刚喊了一声,便被歹徒用破布堵住了嘴巴,喊不出声,身体也动弹不得。大黄本在前面带路,猛听主人求救,回头一看,发现主人遭难,立即和两个歹徒搏斗起来。
大黄咬伤了歹徒的小腿后,朝西狂奔。大黄奔到不远处的一个村庄,在一家大门外狂吠,此家是寡妇丈夫的大姐家。这时,大姐一家听到狗求救的声音,开门一看,认出是弟媳家的狗。
大黄咬住大姐夫的裤管往外拖,大姐夫见状,猜测一定出了事故,便叫上妻子和已成年的儿子,随大黄一路飞奔而去。而这边,两个歹徒见狗逃跑了,便回到坟地,一个拿瓦罐舀水,一个拿出利刃擦拭,准备把寡妇开膛破肚,取出胎儿。
大姐夫一行三人被狗带到坟地后,狗撒开四足向坟地树林中飞奔而去,三人紧跟不舍。此时,一个歹徒站起来,正准备举起利刃刺向孕妇肚子。狗如离弦之箭猛扑过去,狠狠地咬住歹徒举刀的手,并往后拖。站在旁边的歹徒愣了,他看清刚才那条狗又回来了,而且搬来了三位救兵,吓得他急忙拉起地上的同伙狼狈逃走了。
这两个歹徒为何要劫杀孕妇?原来当时社会上出现了一帮歹徒,叫做“哈拉拉贝”。他们专取孕妇胎儿,用于合成秘方药。据说这种药可治百病,令人返老还童。一些权贵们不顾百姓死活,纵容这些歹徒作恶。
几个月后,寡妇产下一子,为了不忘大黄救命之恩,给子取名为“义戌”。义戌成年后,考中进士。他做官后,把大黄带在身边,如孝敬母亲般照顾到其老死。大黄死后,义戌厚葬之,并为它建墓、树碑。 赖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