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狗胡同与狗庙(2)

2018-02-26 15:46 北京晚报

2 灯市口“狗庙”残存哮天犬石雕

关于狗的忠义,流传最广的故事要数二郎神与哮天犬。传说称二郎神成仙前居住在灌江口,幼年修行之时偶遇流落在外的哮天犬,他觉得和它有缘,就三渡犬于草莽之中,授犬以修身之术,并作为猎犬和后来收养的逆天鹰一起带在身边。哮天犬对二郎神很是感激,所以忠心耿耿,一世追随。

中国古代传说中,对二郎神是何人有四种说法:一为战国时水利家李冰之子二郎,传说他奉命在灌江口治水斩蛟;二为玉皇大帝外甥,女神三圣母(华山圣母)之兄杨戬,因不满三圣母与凡人成婚而怒劈华山;第三为隋代斩蛟的赵昱;第四种说法指晋代襄阳太守邓遐。

这四种说法中,除杨戬是神话中的战神外,其余几乎都和治水有关。明清时期,受《封神演义》、《西游记》、《劈山救母》等文艺作品的影响,民间大多人认为二郎为杨二郎杨戬。

不管二郎神具体是指谁,二郎神的故事广为流传。为了纪念他,在各地建了很多二郎神庙。因为二郎神有哮天犬相伴,所以在民间,二郎庙多被俗称为狗神庙。在历史上,北京的灯市东口、永定门外、丰台刘家村、三家店等地都有二郎庙。如今,这些“狗神庙”或多或少还有一些遗存。

明清时期,灯市口大街两边都是经营各种灯笼的商铺,正月十三到正月十八灯节的时候,这里挤满了来观灯的人,后来,民国政府多次废除灯节,以避免人群挤伤和发生火灾,后来灯铺渐渐衰落下去。

当年,在这条街上,就有一座二郎庙。据上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刘易斯·查尔斯·阿灵顿(《寻找老北京》的作者)的游记里记载,当时在中国的外国人都称它为狗庙,庙前有一块记述寺庙历史的石碑(或为唐代篆刻)。乾隆钦定的《日下旧闻考》对此庙也有记载,“二郎神庙在今灯市口大街东,存小殿一楹,本朝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重修”。因为二郎神庙门前有一对石雕的哮天犬,所以又被俗称为狗神庙。1936年,居住北京多年的洋人富兰克,绘制了一副标注中英文地名的《老北京风俗地图》,就将二郎神庙标注为“狗神庙”。

围绕着这座庙,有很多有趣的传说。在老北京中流传较广的故事是这样讲的,庙旁边有个肉店,生意一直很好,可每天晚上总有只狗溜进铺子,偷走一大块肉,屠夫想抓住这只偷肉的狗。一天夜里,屠夫拿着刀等着,可狗还是溜走了,顺着血迹找去,发现狗竟然是从庙里出来的。从那以后,狗再也没来过那家肉店,肉店的生意也猛然衰落了。

清代的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过这样的画面,日出时会有一缕金光射入灯市口这座坐东朝西的二郎神庙,当时有人认为这是皇宫里的中和殿屋顶上的镏金宝顶折射的金光。从地图上看,中和殿确实与二郎神庙牌东连线上。

见过庙宇的老人曾经描述过庙里的情景:庙里有泥塑的哮天犬和二郎神像,石头供桌摆在庙门外边,经常有小孩子爬上去玩。那时庙门口还有两只石雕的哮天犬。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已经成为民居的狗神庙房屋倒塌,被改建成了红砖房子。一只残破的哮天犬与石头供桌都和房渣土一起被运走,另一只略为完整但也面目模糊的哮天犬被移至灯市口大街138号院的北侧,如今在一家商店门前。

我常去史家胡同博物馆听讲座,经过灯市口大街时,还常在路边的商店门前看见“狗神庙”的幸存之物——哮天犬石雕。悄然矗立的哮天犬,似乎依旧在尽职尽责地守护着自己的主人。

责任编辑:王漓鹂(QF0015)作者:祁 建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