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肇兴侗寨“大歌” 多为同性传承(3)

2018-02-22 14:54 法制晚报

男女唱的内容不一样

师徒传承少有异性传歌

出生于1982年的侗族妹子陆秀花告诉记者,在她从小的记忆中,奶奶教她学唱敬酒歌。按照侗族人的乡俗,家里有客人到访,需要唱敬酒歌来欢迎他。

有意思的是,每个村寨都以鼓楼为单位存在着若干个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歌班,每个歌班按照同性别、同辈分(相同的年龄段)、同房族的原则组成,人数少则3人多则十几人,由本族最有歌唱经验的歌师(即桑嘎)教唱。

“因为‘歌以求偶’的目的与功能,大歌的对唱必须是在异性、异姓(房族)间进行,所以歌班在组建上的这几个特点也就不难理解了。”陆秀花介绍道。

此外,根据歌师教歌的情况来看,传统的大歌师徒传承也是发生在同性别之间,即男歌师教男歌队,女歌师教女歌队,很少有异性传歌的情况,据说这是因为男女歌班唱的歌不一样。

“在如今流传下来的侗族大歌中我们可以看到,因为大歌的鼓楼对唱特点,所以尽管男女歌班学唱同一类大歌却会在内容等方面有所区别,民间甚至因此出现男声大歌、女声大歌这样的分类习惯。”陆秀花如是说。作为侗族大歌资深演唱者的她,这些年随歌唱团队先后去过瑞士、捷克演出,将侗族大歌唱响全世界。

影响

侗族大歌亮相春晚

肇兴侗寨游客翻番

作为今年央视春节晚会的分会场,肇兴侗寨的妹子们身着节日的盛装,集体合唱侗族大歌《尽情欢歌》,并且有侗族小伙随声附和,高潮部分用吹笙来烘托。整个演出大气磅礴。这在小海看来,无形中给肇兴侗寨带来巨大的品牌宣传影响力,今年春节逛此侗寨的国内外游客比往年翻番。

“另外随着高铁的开通,广西、湖南、江浙一带的商人都跑来这边做生意,开客栈,做餐饮。在这种日益浓厚的商业味儿的包裹下,原生态的侗族大歌如何保持那份质朴,还需要有节制的开发与保护,将侗族人最大的诚意奉献给国内外游客。”小海告诉法晚记者。

一个民族的独特的民族乐器往往是伴随该民族歌唱或载歌载舞之中产生和发展的,侗族大歌的复调形式同样与侗族民间乐器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侗族的民间乐器是大歌繁荣和发展的直接催化剂。侗族常用的乐器有芦笙、木叶、琵琶、二弦琴(牛腿琴)等。

“不可否认的是,传统的侗族琵琶歌,也有它的局限性。原先只有一个八度的五声音阶,即‘哆瑞米发嗦啦西’里面没有‘发、西’。我在传统侗族琵琶歌基础上,将琵琶改装,像吉他那样加入两个八度,这样音域就比较宽广,能够适应新形势,更好地传承与发展了。”曾在黔南州歌舞团从事演艺工作多年的陆光辉如是说。

记者了解到,除了大的赛事,陆光辉如今已不再像从前那样跟随歌舞团到国内各地演出了。他在肇兴侗寨开了一家工作室,生产制作琵琶、牛腿琴之外,他还在潜心创作侗族大歌,希望侗族大歌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责任编辑:王漓鹂(QF0015)作者:张恩杰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