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国小剧场戏剧优秀剧目展演《子曰》

2017-08-16 12:35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图片由宣传方提供 千龙网发


图片由宣传方提供 千龙网发

大型历史话剧《子曰》

演出时间:2017年9月22日、23日晚19:30

演出地点:繁星戏剧村贰剧场

演出单位:天津人民艺术剧院

剧情介绍

大型历史话剧《子曰》主要讲述伟大的儒家学说创始人,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伟人,中华文明集大成者(素王)孔子一生行迹。从孔子办私学,为国育才,到孔子出仕,从政施仁,帮助鲁定公隳三都,统一鲁国国政,和齐国夹谷会盟,定齐鲁盟约,施行外交靖边;随后被齐国离间,出走鲁国,列国周游,推行周礼和周文化,困宋卫、厄陈蔡,犹自不弃理想,弦歌不辍,鼓励学生困境求生,追求理想,不坠青云之志;最后由于卫国内乱,孔子感到自己的理想在卫国不能实现,危险正在逼近,于是在“危邦不居,乱邦不入”的情况下,孔子留下学生子路协助卫灵公施政,自己带着学生又回到鲁国,从事最喜爱的文化教育事业,删诗书、定礼乐、编春秋,最后终老母邦。

作品亮点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之所以排练这部戏是想让观众们重新认识孔子,了解孔子的学说以及他的思想主张。中国要实现四个现代化,走出亚洲,走向世界,真正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是不可能越过孔子的。“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这一说法固然有拔高孔子的嫌疑,但也未尝不说明孔子对中国人、中华民族、中华文明的深刻影响。孔子的思想和学说影响深远,深入到民族的性格。孔子的思想和学说,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矿,在一个理性、平和、热爱和平、不断发展的时代,无论我们给予孔子怎样的评价,都不为过。

孔子,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的一座永恒的高山,是浩瀚无垠的大海,是中华民族最杰出的文化伟人!这是我们编写《子曰》,排演《子曰》的初衷。

导演阐述

一个两千多年前的古人,仿若璀璨繁星,穿越时空隧道,光芒照耀现世。他本身已化作尘埃,但依然能绚丽夺目,只为一个原因——人性之光,仁者之光!        

我们每一个人血液里或多或少都流淌着儒家的血脉,孔子已化身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颦一笑,这也是我创作动机与创作勇气的来源。我为我心中的至圣先师画像,希望有那么一两笔能够轻叩观者心灵深处,便心满意足了。

感谢我的创作集体,剧场艺术从来都不是个人的艺术,如果没有优秀的编剧、舞美、作曲、演员以及各部门的才智,我将一无是处。

观众评论

观众1:天津人艺新话剧《子曰》从解读《论语》入手,以话剧语汇营造至圣先师所处的烽烟四起、百家争鸣时代,孔圣披肝沥胆、箪食壶浆立德立功立言的仆行蹇步,为公卿之时,绝粮陈蔡间,犹无悔初衷之情怀,坦荡情怀、感人涕泣。演员和舞美可圈可点。

观众2:天津人艺的大型历史剧《子曰》,让我牢牢记住两点,一个是“规矩”,一个是“大同”。大段的古文台词,辛苦年轻的演员们啦 赞一个!

观众3:今天晚上看得第三场,很震撼,很精彩,很有收获,对先圣孔子有了更多的认识,不再紧紧限于初中高中背的论语那几个名句。演员们很有功力,那么多文言词。向全剧人员致敬!!

观众4:春秋末期鲁国杰出思想家孔子的学说自汉以后,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由其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的语录体经典专集《论语》也与《大学》《中庸》《孟子》同在先秦史学上占有重要地位。2016年10月29日,笔者非常荣幸,在滨湖剧院观赏了由天津人民艺术剧院青年演员们上演的一场充满青春阳光、又不失儒家传统风范的精彩好戏! 也许受《武林外传》中那个秀才的影响太深,每逢听到“子曰”二字就难免要“肝颤”一番,其实这足以证明《论语》记载的孔子的言行直至今日,尚常被人们口文相传,这场话剧既涉及了我们学生时代反复吟诵的有关学习、个人修养的内容,然而更多被引用的则是那些政治方面、乃至立身处世之道的节选,剧中演员们每一字一句的展现都可见经过主创人员的深思熟虑,寄寓了台上台下对历史事件的褒贬,文字语言加上人艺老戏骨与新生力量肢体的巧妙融合,使得本戏实至名归地成为了研究孔子的重要资料之一。不单单像话剧,动听的配乐欢舞,孔夫子卖力气的击鼓鸣仁,更把作品在艺术欣赏的层面上推向了一个新高度! 舞台上有一个亮点,便是以最大尺幅再现了唐代大画家吴道子所绘的“先师孔子行教像”, 孔子既是时间人,又是空间人,从言表中就已使东方文明的精髓神韵造福于人类社会——戏前每一位弟子用最标准的国学礼数踱步登台对其像拜敬,既能及时收敛住刚入场观众的浮躁之心,又能自然反衬出孔子的虚怀若谷、谦虚好学的可敬形象。 有几个小遗憾便是文言台词与白话台词二者的衔接有些一头雾水,能看出编剧做的功课很足,但是表现出的效果略为生硬,想必演员们背台词时也很辛苦吧?所以还是要强调运用方法上的适度平和,还有所必须具有的灵活性。另外,孔子对待礼法应该是本戏的核心,因为围绕着孔子“仁”的思想,诸多与当政者交涉的片段是极好的外在表现,然而内在心理感情和自觉道德意识(比如“克己复礼”)却阐发得不够多——大概在那样的阶级社会里,这也是不存在的!“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孔子的学问是高深的,但是反映给听者、表现给观剧者的学问的内容绝不可以高深,尽管从个人感情色彩角度出发,不太欣赏演员们角色互相穿插的这种让人眼花缭乱的戏剧手法,因为这种模糊性与庞杂性,很难用单一的词汇来概括,可我的确承认此举能使自己全方位观察到每位演员的个性和优点,他们从相同的人物塑造以及不同的角色冲突里演绎出了各种应时的矛盾变革。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东方的先哲、追求礼乐的一生,让儒家普世伦理造就了中国文化的灵魂、中国人做人的基础。且不论大众是否喜欢这部话剧,单就是这样的选题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就足以向全体剧组致敬,正是你们,让那晚的观众回到25个世纪之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和行谊。演出中没有一位演员穿鞋,给我的感觉更象征着每个动作和语言都“立足”于孔子所确立和阐述的价值理念,鉴照每位尊孔爱孔人的今天和未来,演员回去洗袜子的同时,也可以再反思孔子思想在过去的二千五百多年里对当今世界的意义,不管取得进步也好,或是缺少进步也好。 希望和建议:舞台上的布景简洁而大气,即是墙、又是幕、又是背景……只是墙上孔子的名言有点儿隐隐约约,倒不如干脆什么都不印!用幻灯映出各种影像以配合剧情;同时,待剧情涉及到或总结到那句《论语》时,就用幻灯将这行文字清晰地、大大地打在背景幕布上,让观众看个明明白白!让观众看完《子曰》后能记住几句“子曰”(增加字幕!是我们这些“文盲”和没有背过《论语》的普通人的最大的希望);感觉该话剧的语言成分和戏剧成分有些被弱化,造型、音乐、舞蹈、队形…….似乎有些抢戏,有点形式大于内容(若将类似古琴和鼓舞两段戏,再加些生动剧情和话语铺垫渲染解释,可能效果会更好,也就不会显得突兀;有些观众对末节打翻儿摆队形比较反感);希望左右台口扮演学生的对白,能尽量口语化、戏剧化、生动化,能让第一次接触《论语》的观众听懂孔子曰的是什么(目前个人感觉:学生演得有点儿呆板、有点拿劲儿、有点儿像配乐诗朗诵);学生扮演者多人一面,即没名没姓又没有鲜明的个性,成了实实在在的配角;倒叙写孔子的一生,没有涉及年龄变化、没有服装、季节和时代变化,实在不太理解:为什么导演要在剧中多次更换孔子的扮演者……本戏看点:由国家一级编剧、中国话剧协会会长蔺永钧编剧,朱大平、李子涵改编,人艺骄子罗军导演;天津人艺诚意之作,品字形舞台、区域性跨时空表演、舞美道具、背景幕布、灯光变幻、音乐烘托、舞蹈设计…….等等均有新思路新设计新亮点;以杜子俊等超高颜值和语言功底的新势力加盟本戏;演出时常150分钟,超值享受;加入类似京剧“《击鼓骂曹》”、舞剧“《宫廷乐舞》”、梵剧“《墓葬礼乐》”等各剧种的综合艺术,使该剧看点多多。吾曰:似天津人,奏该看看天津人艺的醉新话剧《子曰》!

演职人员

编剧      蔺永钧

导演      罗军

舞美设计  王卫中

剧本改编  朱大平  李子涵

作曲      赵文斌

鼓艺指导   万琳

舞蹈编导   丛欣宇

主要演员

李建鹏 饰中年孔子及其弟子

张星辉 饰中年孔子及其弟子

张丛晓 饰老年孔子及其弟子

牛颢霖 饰青年孔子及其弟子

迟立静 饰 南子

 

 

责任编辑:高骞(QN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