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三,产品IP系列化开发。美国迪士尼拥有整套文化旅游IP体系,通过将近千部广为传播的旅游形象片(电影)串联在一起,形成了以城堡为中心的儿童旅游系列产品,又以片区开发符合客群的系列化旅游产品体系,最终形成了旅游目的地——迪士尼乐园。
真正的IP一定是能够变现的,优质的文化旅游IP正是不同领域间的融合,在文化创意中将内容的价值变现,建构真正面向市场需求的成熟产业化模式。文化旅游发展未必直接拥有IP资源,可以主动寻找生命力较长,足以摊平投资的最佳IP,通过与IP所有者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在目标一致的基础上共同开发产品,实现价值增值和多方共赢。
文化旅游营销IP化,是指通过特色IP在游客心中留下长期稳定的印象,赋予市场消费者以固定的认识,达到旅游产品营销的目的。营销IP化可以缩短目标顾客购买决策的过程,能很快将旅游消费投向意向目的地。为防止顾客兴趣发生转移,旅游景区应充分挖掘其服务功能,通过不断变换景区活动内容,推出新主题,延长产品寿命来推动营销,让消费者体验到“山水依旧,感受常新”。
真正的IP能让旅游市场火起来。随着人们文化需求的提高以及一系列文创利好政策的出台,故宫文化传播从被动走向互动,从宫中走进千家万户,走出一条“故宫+文创+旅游+互联网”的转型升级之路,将公众的关注点从人流量转向文化创意。故宫在文化创意产品和旅游相互促进的发展态势形成基础上,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打造包含文创、门票、出版的三大故宫天猫网络旗舰店,在研发产品时拓展了其背后的故事,同时把现代生活元素尽可能融入到产品中去,吸引受众的注意,形成了较好的体验平台。
拥有IP就具备一定的粉丝基础,较为知名的IP产品在营销时更为容易。在国产动画电影《大鱼海棠》中,多次出现了以福建土楼为原型创作而成的村落,画面规整,具有浓浓的中国风,很快吸引了更多的游客。随后,以福建土楼为核心的相关旅游产品在许多旅游网站迅速上线,“福建高北土楼群”“田螺坑土楼群”等一日游产品预订环比增长200%至240%。了解消费者在想什么,找准痛点并提供超出预期的用户体验,将线下活动互联网化,并且基于人性的传播驱动,用户于社交圈上的口碑营销,最终实现用户的三种角色转换——旅行社在旅行途中与用户建立关系,从陌生人发展成粉丝,并将核心用户发展成分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