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无论怎么变 文学的功能仍在人心

2017-03-07 08:28 北京青年报

来源标题:无论怎么变 文学的功能仍在人心

2014年2月15日,王安忆走进思南公馆,第一场“思南读书会”就此开启,从此以后,每周六下午准时相约,迄今已经持续了三年。

李欧梵、刘恒、格非、韩少功、贾平凹、陈思和、毕飞宇等华语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奈保尔、阿列克谢耶维奇,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前主席谢尔·埃斯普马克,奥地利重量级作家彼得·汉德克,法国哲学家夏尔·佩潘等海外作家、学者都曾来此交流。

奈保尔在上海度过82岁生日,“诗歌之夜”上千个读者的热情让他非常惊叹。英国作家大卫·米切尔把他在这里的经历写进了他的长篇小说《骨钟》,“我们从来没想过任何文学作家拥有如此规模的热情粉丝。”

2月25日,“思南读书会三周年”,由上海市作家协会主管、主办的综合性大型文学双月刊《思南文学选刊》正式面世,孙甘露任主编。

文学杂志

北青艺评:这几年我们一直都在听说文学刊物不景气之类的坏消息,为什么还要逆势推出一本文学杂志呢?

孙甘露:这背后有一个大背景,上海书展2004年开始,到2010年世博会之后,上海书展逐渐变成总署和上海市政府联合主办的国家级书展,书展主办方一直也在考虑如何国际化。之前也有邀请国外的作家。2011年开始做“上海国际文学周”,邀请中外作家、港澳台作家来上海书展,到2016年已经做了六年。由于书展现场相对比较嘈杂,不是很适合进行深入的讨论,所以有关领导想是否可以搬出来,思南公馆有这个意愿,第三届就把文学周的作家交流活动放到思南公馆。做完后,作家和媒体都感觉不错。

但是书展一年一次只有一周时间,是否可以常态化?选在了思南这个地方,当时我们一激动做读书会,也是初生牛犊,决定一周一次,这个工作量真是吓死人,这样做下来已经三年,除了过年,每周都做,甚至一周两场、三场。做这件事的人都是兼职,李伟长、王若虚是坚守时间最长的,基本都像做义工一样。三年我们做了165期,请了近430位中外嘉宾。读书会是以文学为主的,现在做了三年,第一年的时候出了一本文选,是到会嘉宾演讲的记录,第二本也编得差不多了,既想把活动持续做下去,也想把思南读书会形成的效应、品牌和阅读文学推广、延续下去,所以我们想是否办一本选刊。

另外,还有一个契机,上海作协刊物比较全,《收获》今年创刊60年,《萌芽》去年60年创刊,还有《上海文学》,我们有很多老牌的文学杂志。《上海文化》2008年才办,是一本文学批评杂志,但一直没有选刊,这也是上海作家、编辑多年的一个心愿,《思南文学选刊》是上海作协的第一本选刊。

北青艺评:《思南文学选刊》展现了一种崭新的样貌,封面设计就很活泼,粉色系一般杂志封面很少使用。而且特别明显能感觉到它是定位于中青年趣味,里面很多栏目的设置也是闻所未闻的,比如小说没有了,改成了“叙事”,还选了《人工智能起源》这样的文章,很有意思。

孙甘露:这个杂志得到了来自企业的大力支持,这也是社会化办刊的一种新的探索。刊物主要的编辑是黄德海和项静,另外上海有一大批青年学者、作家都参与了创刊,张定浩、木叶、BTR、盛韵等等,还有你说到设计,是一个1988年的年轻人,他们说白粉黑是今年流行的搭配色。

我觉得做文学研究、批评、创作的人,三四十岁的年龄就应该出来独当一面了,巴金、茅盾出来办杂志、做出版的时候都很年轻。从另一个角度说,三四十岁也不年轻了。在事业和专业上已经成熟了。另外以前的选刊相对比较单一的门类,散文归一类、长篇小说归一类、中篇小说归一类,这本选刊是散文、诗歌、随笔等都在一起,当然这个随笔是偏学术性的。

责任编辑:王漓鹂(QF0015)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