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北京老舍文学院在市文联正式揭牌成立,著名作家刘恒担任院长。据介绍,老舍文学院在推动作家队伍建设以及助推精品力作的同时,还计划积极推动恢复老舍文学奖。
在12月29日的揭牌仪式上。市文联党组书记沈强介绍了老舍文学院筹备和建设的相关情况,同时宣布聘任著名作家刘恒为北京老舍文学院院长,聘任曹文轩、毕淑敏、刘庆邦、徐坤、邹静之为北京老舍文学院副院长。同时,聘任陈晓明、孟繁华等19位在文学创作和教研上成绩卓越的学者作家为客座教授。
据介绍,北京老舍文学院将重点在四个方面发挥作用。首先是做好文学人才培养和文学创作指导工作,加强对驻会作家及合同制作家管理引导,积极培养京派文学人才;此外,还要做好文学研究及舆情分析工作、作家职称评审工作以及相关文学奖项评奖工作。特别是后者,老舍文学院积极推动恢复老舍文学奖工作,在该奖项未正式列入之前,计划以文学领域业内评审的方式开展评选,吸引首都作家广泛参与,提升首都文学品牌的影响力。2017年,北京老舍文学院将围绕“出优秀作家,创优秀作品”的主线,推动各项工作全面展开,计划举办首届网络文学创作高研班、北京市中小学老师作家等培训班,组织各类文学活动和对外交流。
院长刘恒说:“老舍先生最突出的特点是他的幽默感,这在他那一代作家里无人能及,而且接人待物极其乐观,很豁达。”刘恒还引用老舍先生在《茶馆》里的经典台词,年轻的时候有牙,没花生仁;等老了,有花生仁了,牙没了。“这就是一种矛盾,所有作家都会遇到这种矛盾,当你才华横溢的时候,没有名气和地位;等你有了名气和地位,才华没了。老舍文学院对我来说,就是花生仁,我这院长就是个牙。所以咱们在老舍文学院里,陪着老舍先生嚼花生仁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