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中国藏学出版社成立30周年发布会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举办,图为现场展出的《西藏通史》。千龙网记者 张嘉玉摄
千龙网北京12月29日讯(记者 张嘉玉)中国藏学出版社成立30周年之际,出版社推出8卷13册850余万字的《西藏通史》,该书是第一部全面系统介绍西藏地方历史的通史图书。
《西藏通史》总主编拉巴平措介绍,西藏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长达一千几百年。一部浩瀚繁复的西藏地方史,可以概括为“三个高潮”、 “两个低谷”。
第一个“高潮”指公元七世纪初到八世纪中叶,松赞干布统一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各部落,建立吐蕃王朝,创立和完善各项制度,繁荣民族文化,并采取开放政策,积极加强与唐朝的关系,大力吸收中原地区物质和精神文明,密切藏汉民族的友好交往,造就辉映史册的吐蕃文明。
第二个“高潮”指公元十四世纪中叶到十六世纪中叶,元朝时期西藏地方正式纳入中央王朝行政管辖之下,结束了西藏地区分裂割据、长期混战的局面。元朝在西藏地方建政立制,征兵征税,实施有效管辖,不仅给西藏地方带来安宁,而且更加紧密地使西藏与祖国内地连接成一体,有力推动了西藏地区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从十四世纪中叶到十六世纪中叶,帕木竹巴地方政权和仁蚌巴先后各统治西藏百年左右,延续了萨迦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生产有所发展的形势。
两个“高潮”之后,则是 “两个低谷”:第一个“低谷”是从九世纪中叶吐蕃王朝崩溃到十三世纪中叶元朝统一以前“分裂割据,战乱不已”的年代。第二个“低谷”是西藏和平解放之前,封建农奴制社会“长期停滞”不前的年代。
第三个“高潮”出现在新中国成立以后,西藏和平解放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西藏地方颐指气使的时代,同祖国各兄弟民族一道站了起来;民主改革让世代遭受被奴役被压榨之苦、没有生产资料也没有人身自由的百万农奴翻身解放,做了社会的主人,也让西藏地方社会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专门召开五次西藏工作会议研究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问题,中央关怀、全国支援和西藏各族人民的勤奋努力,让西藏社会数十年时间的变化超越数百年、上千年。
“要在短短六七年时间里完成这项浩大的工程,也给我们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拉巴平措说,“元朝西藏地方纳入中央王朝行政版图以来,历代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实施了有效的管辖。总结历代西藏地方发展稳定和社会治理的基本规律与成败得失,发掘中国各民族相互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经验,既有助于继承和吸收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增强民族自豪感,也有助于凝聚西藏各族人民的心力,以实现把西藏建设成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的宏伟目标,并与全国各族人民一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此外,中国藏学出版社还于30周年之际推出《红色记忆》和藏文图书《雪域藏医药历算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