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如何玩转北京博物馆:模拟考古、投壶大赛

2016-12-23 14:18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wwzjy20161223004

12月22日,“2016年北京地区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工作研讨会”在宋庆龄故居举办。汽车博物馆代表、公共教育部部长冯巧娟发言。千龙网记者 张嘉玉摄

千龙网北京12月23日讯(记者 张嘉玉 通讯员 张旖旎)北京地区博物馆都有哪些青少年活动?汽车博物馆的“棉花糖挑战赛”等科普课程、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的模拟考古和投壶大赛、首都博物馆学生定制展览“读城”……12月22日,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等30余家博物馆代表、以及20余所学校代表共聚宋庆龄故居,举办“2016年北京地区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工作研讨会”。

研讨会上,首都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自然博物馆、汽车博物馆等博物馆代表介绍了本馆开展青少年工作的经验。北京汽车博物馆公共教育部部长冯巧娟介绍博物馆结合公共安全教育日、学雷锋日等节日开展体验日活动,并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结合学校课程开发“棉花糖挑战赛”等科普课程。“学校课程更多的是构建比较有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博物馆课程更多的是带来启发及价值的引导。”冯巧娟说。

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社教部部长赵小灵介绍了馆内模拟考古、书写竹简、活字印刷、投壶大赛等体验活动。模拟考古让学生体验文物出土的工作流程,学生在工作人员指导下,使用特制工具进行田野挖掘。投壶大赛,投壶是古代投掷游戏,宾客用箭投酒壶,是古代宴饮中的一种游戏,帮助学生在游戏中了解中国古代礼仪。

首都博物馆宣传与资讯部副主任王新莹结合首博展览“读城”,提倡创新学生在博物馆的学习模式,培养学生自觉参观博物馆、文化遗址地的学习习惯,达到知北京、爱北京的情感教育。

国家博物馆社会教育部主任黄琛简述“中国国家博物馆青少年融合发展模式”,提出了博物馆教育中“博物馆+学校+家庭”的学习模式和“知识+技能+价值观”的教育模式。

故宫博物院社会教育部副主任果美侠着重介绍故宫教育正式进入文化部海外中心的项目资源库,成为29个遍布海外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中心备选资源。故宫的文创产品展示及文化讲座等文化活动进驻豪华邮轮,展示中国文化。

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于平认为北京地区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工作近些年成绩斐然,是贯彻中央及北京市有关要求的结果。利用博物馆资源更好地服务北京青少年教育,建立有效的学校与博物馆联系机制,实现学校教育与博物馆教育的有效衔接,是全新的尝试和有益的探索。博物馆与学校的交流与探讨将为博物馆与学校架起一座沟通与交流的桥梁,为进一步发挥北京地区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功能打好基础。

此外,宋庆龄故居、北京自然博物馆、北京古钱币展览馆、以及北京十三中分校、鸦儿胡同小学等馆校代表也在会议中交流了经验。

此次研讨会旨在为北京地区各博物馆、学校之间提供了一个青少年教育工作的交流平台。通过对博物馆青少年教育项目的策划、组织和实施,以及馆校交流、博物馆课程设计等问题的探讨,以拓展博物馆教育功能,构建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策略,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据悉,本次会议由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教委和北京博物馆学会共同主办。

责任编辑:张露汀(QC0001)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